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疫情过后买房吗
近7成购房者推迟购房计划
作者:孙蔚
图片


    

图:疫情对消费者购房计划的影响

■本报记者 孙蔚

  疫情如何影响住房消费者的决策偏好?疫情过后大家还会买房吗?近日,贝壳研究院发起了“疫情下的住房消费者预期调查”。调查发现,多数消费者因预期未来房价将小幅下跌或平稳,从而推迟购房计划,近7成购房者购房计划推迟时间在6个月以内。
认为未来房价下跌
  购房者如何看疫情后房价的走势?调查显示,43.9%的受访者认为房价会小幅下跌,27.6%的受访者认为房价会保持稳定。对房价下跌的预期,可能来自于开发企业有尽快降价促销回流资金的需要。去年年底,部分城市的新房库存上升,面临去化难的问题。以北京为例,截至目前,北京新房(普通住宅+自住型商品房+别墅)尚有9.6万套待售房源。因此,购房者认为开发商降价促销是大概率事件,期待未来会有降价空间,从而会进入购房观望期。
  疫情后,消费者对买房和其他投资渠道的倾向如何变化?调查显示,疫情之下,消费者对持有现金的意愿较强,以用来应对不确定的风险。值得一提的是,人们的买房意愿也不低,两者占比基本持平。有买房和换房计划的受访者在疫情后买房意愿相对更强,占比分别达51%和44%。
  调查发现,对于二手房交易而言,想换取现金或担心房价下跌而打算降价卖房的受访者较少,33%的人维持原报价,更多的人选择暂时不卖。但还贷压力较大的业主降价出售意愿相对较强,月供收入比在70%及以上的业主中,近一半人愿意降价出售。
大户型将更受宠
  这次疫情下,全民隔离,不少人在家办公,明显感觉空间不够用,既需要与家人在一起的生活空间,也要有自己独立的办公空间。家庭成员越多,对独立空间的需求也就越强。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有41.6%的受访者表示疫情后更想购买大户型,以便和父母孩子一起居住。特别是换房者更多选择大户型,占比高达63.3%。
  调查显示,在人群密度较低的郊区、老家以及大城市之间,更多的受访者选择更愿意在资源集中的大城市购房。
  除了户型等硬件条件外,在其他条件中,物业服务成了购房时备受人们关注的内容。在此次调查中,有63.3%的受访者表示更愿意为高品质的物业付费,比例高于医疗、交通条件等。在有换房计划的受访者中,更愿意为高品质物业付费的比例达74.5%,显著高于交通条件。
线上看房新趋势
  疫情导致线下交易无法实现,不少开发企业开辟了线上售楼处,直播卖房方式正在兴起。消费者可以接受线上买房吗?此次调查中,有60%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在线上购房,但会在线上看房源信息、咨询购房事宜。虽然购买决策短期内仍难以由线下转至线上,但越来越多的交易场景会由线下向线上迁移,比如VR带看和线上协商等。
  还有29.2%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在线上买房,这说明线上购房已开始被一部分人所接受,房产交易线上化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从贝壳新增客户的来源看,春节期间,有超过70%的新增客源是从线上渠道转化而来,这一比例远远高于之前水平。如果消费者越来越习惯于VR看房等途径,在线上看房、与经纪人线上交互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抗击疫情·特别关注】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近7成购房者推迟购房计划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