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相关专家建议复课后不宜马上进行大强度运动。
■本报记者 孙燕明 文/摄
连日来,随着全国各地有序展开学生开学复课,多地连续发生学生佩戴口罩进行体育锻炼猝死事件,学生健康和安全保障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国际神经修复学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副教授陈琳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真正导致学生死亡的直接原因尚未可知,也有可能由于学生本来就患有心肺或者脑血管疾病所致,但是在运动过程中,特别是强度较高的跑步运动,佩戴口罩应该是诱发猝死的危险因素。
不建议戴口罩进行剧烈运动
公开报道显示,4月14日,浙江温州一名初三男生在体育课1500米跑步中倒下,经抢救无效去世;4月24日,河南周口市一名初三学生也在体育课跑步中猝死;4月30日,湖南长沙一名初三学生上体育课跑1000米时猝死。三起事件有一个共同点,即3人在上体育课时都佩戴了口罩。
针对这一系列佩戴口罩跑步时引发猝死的事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张黎明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学生戴口罩运动发生猝死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如果想要明确猝死的原因,需要做尸检。猝死常见的原因是心脏病,其他如肺栓塞、脑血管病等也能引起猝死。
“不建议中小学生在戴口罩的情况下进行剧烈运动。”张黎明强调,人体运动时耗氧量显著增加,呼吸加快加深就是为了吸入更多的氧气。在运动时戴口罩,会造成气道阻力明显增大,导致运动时呼吸费力和缺氧。
同时,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不能及时排出而致反复吸入,这样造成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严重时诱发机体一系列的损坏,如缺氧、呼吸性酸中毒等,严重时可能导致重要脏器的损害。“新冠病毒防护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陈琳分析说,现在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学生开学,学校成为人群最密集的场所之一,也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因为学校规定上体育课需要佩戴口罩,学生要遵守规定,没有想到呼吸困难时要摘下口罩,潜意识里没有摘下口罩自救的想法,导致不能及时挽救自己的生命。因此,学校在做好健康防疫的同时,还要针对课业安排、锻炼强度、口罩佩戴等诸多问题作出科学合理的调整和安排。
九成以上运动人群佩戴口罩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北京北海公园、天坛公园、玉渊潭公园调查了解到,5月1日,北京的防控级别从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后,尽管已不强制进入公园的市民必须戴口罩,但在进行跑步、健步走、跳舞、打球、踢毽、跳绳等项运动的人群中,仍有90%以上佩戴着口罩。在少数没戴口罩的人群中,大多也将口罩拿在手里或挂在耳朵上,预备在人员聚集时随时佩戴。
北京玉渊潭公园的安保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仍然属于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实行预约入园。进行游园和锻炼的市民可自主选择是否佩戴口罩,当聚集人数超过7人时,保安人员要提醒市民进行疏散,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陈琳向记者解释说,人们进行各种运动时,对氧气的需求增加,戴口罩容易导致呼吸困难,特别是佩戴N95口罩可以增加呼吸阻力1.5倍,最好不要佩戴口罩。如果因人多需要佩戴,也要选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并适当降低运动强度。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张玉苹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合理选择口罩至关重要。N95口罩适合在短时间内、比较密闭的环境、人员比较密集的环境中使用,一般连续佩戴不应超过4小时。
当学生上体育课进行运动量比较大的有氧运动时,不要佩戴通气阻力很大的N95口罩。有严重空气花粉、尘埃等过敏的学生,若处在过敏性哮喘发作期应避免剧烈运动,过敏性哮喘缓解期的学生,如有需要可酌情佩戴,并密切观察,选择一次性医用口罩更为安全。
合理选择锻炼方式
对于近期发生的中学生运动猝死意外事件,张玉苹认为,教师要及时掌握每名学生的健康状况,知晓是否有比较严重的先天性疾病,是否存在过度熬夜、过度疲劳、情绪异常变化、体力不支等问题,及时科学判断每名学生是否可以参加各项体育锻炼,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体育老师要合理安排同学的间隔距离,比如跑步时每隔10米安排一位同学。
她建议,“中小学校应合理选择运动项目,大力推广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若能在现有的体育竞技类课程中增加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练习,外练筋骨皮,内炼精气神,也可大幅提高学生的体质体能。
北京小汤山医院有氧运动中心副主任胡坤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疫情期间,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宅”在家里,长时间“静态”居家生活会使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降低,因此复课后不建议马上进行大强度运动。建议先从中小强度运动开始,让身体逐渐适应,再增加运动强度和量。
他还强调,还没有复课的学生不要整天在家里“宅”着不运动,应该每天在家里或小区里进行适当运动,如跳绳、折返跑或者卷腹等活动,保持身体的基本素质。
●相关链接
心脏骤停患者成功获救不足1%
人的猝死分为两类,一类是心源性猝死,一类是脑源性猝死,前者约占所有猝死因素的75%,因心脏骤停而导致患者短时间内死亡。诱发猝死的原因比较多,包括长期熬夜、抽烟酗酒、剧烈运动、暴饮暴食、疲劳过度等,天气炎热也会使猝死的风险增加。
“心肺复苏术(CPR)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早期有效配合使用,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猝死病人最有效抢救手段。”陈琳强调,如果学生跌倒后,在场的体育老师掌握了急症鉴别判断和心肺复苏术,学校也配备了自动体外除颤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及时进行紧急抢救,会使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学生增加成功获救的机会。
人体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及时抢救复苏,4-6分钟后会造成患者大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立即进行。
在心脏骤停患者中,早期有85%-90%是室颤,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尽早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心脏电击除颤。除颤每推迟1分钟,存活率降低7%-10%。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指出,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
同时,还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取得急救培训证书的人员分别达到1%和3%,按照师生1∶50的比例对中小学教职人员进行急救员公益培训。
“我国心源性猝死的人数每年约有55万,只有大概1%的心脏骤停患者成功获救。”陈琳表示,目前,我国公众中掌握心肺复苏术的人数很少,绝大多数公共场所没有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设备。 (孙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