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身边的同事朋友经常被查出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那么平时还能食用碘盐吗?相关专家指出——
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无关
作者:孙燕明
图片


    图: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营养科医生为患者进行诊疗。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孙燕明
  5月15日,是我国第27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众志成城战疫情,科学补碘保健康”。旨在通过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相关知识,使公众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做好科学补碘工作。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李金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可导致碘缺乏病、临床或亚临床甲减的发生。目前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
  科学补碘可有效预防智力残疾
  李金介绍,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碘被称为“智力元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也是脑组织正常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预防缺碘造成的智力残疾的措施就是坚持科学补碘。
  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李金表示,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
  他进一步分析说,依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食盐强化碘量为25mg/kg,碘在烹调加工过程中会损失20%,每日食盐摄入量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6g计算,摄入的碘约120μg,几乎能达到成人的推荐需要量。
  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癌无因果关系
  李金表示,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
  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在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1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
  相当一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惰性进展特点,恶性度低,预后良好。患者要听从临床医生要求,进行正确治疗或跟踪观察。
  甲状腺微小癌在人群中患病率较高,隐匿性大且不易被发现,可能陪伴终身。很多发达国家发布的尸检调查报告显示,生前未被发现的甲状腺癌患病率高达5.6%-35.6%,其中微小癌占到67%。
  有医学研究提示,当前甲状腺癌的“流行”部分归因于甲状腺筛查,并与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对隐匿癌或微小癌的过度诊断相关。
  数据显示,从2000年以来,我国完成的碘缺乏病监测、碘盐监测、高水碘地区调查和高危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范围。
  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备孕女性每周应摄入一次海产品
  李金告诉记者,孕妇如出现碘摄入不足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胎儿认知和运动障碍,所以这类人群特别值得关注。
  备孕女性除选用碘盐外,还应每周摄入一次富含碘的海产品。
  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聋哑、智力损伤等。
  据李金介绍,2000年,我国消除碘缺乏病以前,在碘缺乏病地区的儿童中,有5%-15%的儿童存在轻度智力障碍,6.6‰的儿童患有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症),严重影响当地人口素质。
  胎儿所需要的碘全部来自母亲,孕妇碘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缺碘。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需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碘。考虑到妊娠期对碘的需要增加、碘缺乏对胎儿的严重危害、孕早期妊娠反应影响碘的摄入,以及碘盐在烹调等环节可能的碘损失,建议备孕妇女除有规律食用碘盐外,每周再摄入一次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贻贝(淡菜),以增加一定量的碘储备。
  他介绍道,在海带炖豆腐中,鲜海带100g含碘114μg,豆腐200g含碘15.4μg;紫菜蛋花汤中,紫菜5g含碘212μg,鸡蛋25g含碘6.8μg;贻贝(淡菜)炒洋葱中,贻贝100g含碘346μg,洋葱100g含碘1.2μg。这些菜肴的含碘量分别加上每天由碘盐获得的120μg碘,碘摄入量约为250-470μg,既能满足备孕妇女的需要,也在安全范围之内。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抗击疫情·特别关注】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