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上海9批次密胺餐具产品不合格
作者:黄懿 刘浩


      本报上海讯(黄懿 记者刘浩)密胺餐具又称仿瓷餐具,外观时尚,结实耐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少数存在一定质量问题。6月18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密胺餐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结果显示,在被抽查的76批次产品中,有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达11.8%。
  本次监督抽查依据GB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等标准要求,对产品的感官要求、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Pb计)、脱色试验、三聚氰胺特定迁移量、特定迁移总量(以甲醛计)、标签标识项目等进行了抽查。
  5批次产品的“三聚氰胺迁移量(4%乙酸)”项目不合格,说明厂家可能使用了比较低劣的密胺树脂。其中1批次不合格产品该项目检测值为5.0mg/kg,远超2.5mg/kg的标准限量。
  4批次产品的“特定迁移总量(以甲醛计)”项目不合格,说明密胺餐具中溶出有机小分子和甲醛不符合标准要求,4批次不合格产品该项目检测值为34mg/kg至548mg/kg,超出15mg/kg的标准限量。
  3批次产品的“高锰酸钾消耗量”项目不合格,说明产品受到有机物(低分子量聚合体、助剂等)的污染程度,3批次不合格产品该项目检测值为19mg/kg至32mg/kg,超出10mg/kg限量。
  2批次产品的“总迁移量(4%乙酸)”项目不合格,且数据严重超标。不合格产品往往使用的是价格低廉的脲醛树脂,脲醛树脂不能用于接触食品,该项目不合格意味着产品在与液体食品接触后可能析出过多有机物残渣。2批次不合格产品该项目实测值分别为1300mg/kg和 730mg/kg,远远超出60mg/kg限量。
  1批次产品“脱色试验”不合格,说明产品着色工艺有很大问题,其着色剂在使用过程中易脱落并迁移至食品中。该批次不合格样品在浸泡试验后从一个“红碗”变成了一个“白碗”。
  1批次产品无任何“标签标识”。按照GB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要求》,所有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均应具有清晰、真实的标签标识,方便消费者选购。
  据悉,本次抽查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已移交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选购密胺餐具应选择大型商场选购品牌产品;不少密胺餐具内层涂有鲜艳颜色,印刷染色的油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为餐具受到高温或是划伤而析出,选用白色且内部无图案的密胺餐具,可以尽可能减少风险;合格的密胺餐具可以耐受-20℃-120℃的温度变化,但是烤箱、炉灶和微波炉加热都会导致餐具变形老化。在使用和清洗时不要让钢丝球和尖锐的刀叉划伤密胺餐具表面。如果密胺餐具出现明显变色及裂纹,请尽快更换。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抽检】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上海9批次密胺餐具产品不合格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