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任震宇)11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非医用口罩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合格率已达84.3%,全国12315平台日均受理口罩投诉数量较1月下旬降低96.1%。
近期,根据口罩市场新变化和秋冬季疫情防控新要求,市场监管总局专门召开现场会,进一步加强口罩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口罩行业高质量发展,组织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现场发布《口罩行业高质量发展倡议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形成发展合力。此前,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监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口罩产品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口罩质量提升工作作出部署。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坚持协同作战,多次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查处违法生产销售口罩等防护物资的行为,全力保障口罩质量和市场供应。在市场监管总局的指导下,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各项工作亮点纷呈。湖北开展部门联合执法,严查制假售假、非法倒买倒卖等不法行为,仅仙桃市就立案查处170件。安徽为数千家口罩企业提供快速检验服务,减免费用1500多万元。广东建立“产品医院”“产品诊所”,组织专家赴企业现场开展质量问题诊断。上海、山东、四川等地为企业提供标准培训、标准解读、标准信息等服务,促进企业知标、用标、达标。
据悉,市场监管部门下一步在口罩质量安全问题上,将继续从严监管,管住质量、管出成效。一方面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行业自律;另一方面实施联动监管,协同共治,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和保障力度,强化质量帮扶,助力口罩行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动口罩行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