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江苏省消保委提示
警惕“萝卜刀”营销中的暴力暗示
作者:薛庆元

  本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近期,“萝卜刀”成为全国中小学生们的新宠。10月18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消费提示,警惕“萝卜刀”营销中的暴力暗示,并呼吁摒弃含有暴力内容的不良广告宣传,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萝卜刀”在速度加持下,伴随着清脆的“啪嗒”声,刀身能够迅速出鞘和收回,成为一种解压玩具。在电商平台上进行相关搜索,可以看到一些商家的宣传视频中充斥着“看谁不爽就刀一下”“我看谁敢不听话”“咔咔咔,看我刀了你”等话术,还有不少商家直接将这些字眼当成卖点印在包装上。
  许多家长担忧,这种以暴力词汇和行为为卖点的宣传,可能会对孩子们产生不良的暗示。孩子在玩耍时会拿着“萝卜刀”做出捅、砍、刺等动作,攻击性行为的增加,可能会激发暴力倾向,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网上视频也展示,这种玩具用力可以捅破一张纸,甚至扎入苹果、扎碎西瓜,令人对它的安全性产生了置疑。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营销广告里频频出现的“捅刺”场景和一些诸如“看我刀了你”“杀杀杀”之类的暴力暗示,比“萝卜刀”本身更加值得警惕。“萝卜刀”的主要消费者是青少年,其中不乏低龄段的孩子。在他们尚未形成完善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时,过多接触这些暗示可能会激发暴力倾向,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萝卜刀”作为一种娱乐工具,有一定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需要正确引导和强化监管。然而,凡事堵不如疏,不能一味采取“堵”的方式,而应该更加注重疏导。攻击性动作并不一定会成为暴力倾向的催化剂,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
  江苏省消保委呼吁,商家作为玩具的制造商和销售商,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检查所生产的“萝卜刀”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同时要注意广告宣传中是否存在不良暗示,如“看谁不爽就刀一下”此类宣传应及时改正。电商平台作为销售平台,应该绷紧宣传内容把关“安全弦”,避免不良引导内容的大肆扩散。
  监管部门应加强审查监管,防范安全隐患,重点检查商家是否证照齐全,是否销售“三无”产品、低俗或暴力包装产品,是否落实进货查验制度,是否销售未经3C认证的玩具等。
  学校和家长作为孩子的“教育合伙人”,应注重培养孩子正确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帮助其更好地认识危险、规避危险,引导孩子摒弃暴力倾向,确保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警惕“萝卜刀”营销中的暴力暗示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