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
相对于标准认证等产品质量的监管手段,召回是保护消费安全、规避产品风险的新防线。我国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将散见于相关规定的召回,提升到部门规章的立法层级。
随着科技手段的增强和大数据的发展,消费品生产和研发速度大大加快,新产品层出不穷。客观来讲,任何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出现都会有一定的风险,如何将这些风险降到最低,使消费者既能享受到新科技带来的成果,又能有效保障安全,还能促进经营者主动承担责任、不断完善生产技术——召回,无疑是一项兼顾发展和福利、技术和安全、生产和消费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产品召回逐渐从大宗消费品如汽车,扩展到日常消费品如服装、食品、文具等。作为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能主动干预产品隐患、有效兜底消费安全,给消费维权提供了普惠性制度供给。
2023年,全国市场监管系统主导召回了672.8万辆缺陷汽车、1042万件缺陷消费品。抽象的数据和具象的生活联系起来,是数以千万计的产品回到“出厂模式”被“重置”,是难以计数的伤害可能被防患于未然。召回制度的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已经成为持续托举14亿消费者质量保障获得感、品质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的重要举措。
无论是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缺陷产品调查发现的问题,还是经营者主动发现的产品缺陷,抑或通过消费者投诉或者媒体报道案例发现的问题,召回都是通过较小的“改错”成本,切实降低了损害发生的几率,避免潜在问题变为现实危险;召回是市场监管部门探索现代化监管手段,通过必要的“沙箱”式管理,给予生产发展相对宽松而又规范的法治环境;召回避免了更大范围或持续性伤害,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以2023年上半年召回数据为例,儿童用品召回次数和数量最多,总计被召回144次、686万件,占到了消费品召回总数量的90%。而被召回的原因,是一张写字纸白得亮眼,可能造成视觉疲劳、视网膜损伤或诱发视力下降;是一件玩具配绳长度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容易导致儿童玩耍过程中因绳带被异物卡住而勒伤……被召回的原因林林总总,但如果因为侥幸心理不作为,可能带来的伤害就会是每个家庭难以承受之重。
市场监管部门从来没有止步于“召回”。以召回为契机的执法行动、标准规范、风险提示等,正在共同成为消费品安全的新防线。从近年来的实践看,市场监管部门联合行业协会开展“实施一个召回、提升一个产业”工程,推动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
从召回出发不断夯实安全底线、不断提升质量高线,将为不断完善的放心消费环境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