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朱鹮之乡——陕西省洋县的美丽生态画卷。
图二:在洋县绿色有机循环产业园内,专家讲解有机产品的认证情况。
■本报记者 徐文智 文/摄
眼前,3只朱鹮腾空而起,半空中盘旋几圈,扇动着粉色的翅膀,飞往毗邻的朱鹮养殖场,渐渐远去;脚下,2000多亩有机黑稻种植基地绵延不绝,与葱茏碧绿的远山、清澈见底的河水牵手交汇、彼此相融……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这里便是依偎秦岭、拥抱汉水的朱鹮之乡——陕西省洋县。
9月11日至12日,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主办的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走进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洋县调研活动举行。《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跟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机认证专家的脚步,见证了陕西省有机产品认证区域化建设成果,目睹了当地有机产业创新发展绘制出的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绿色 有机产业的基因
从西安出发,乘坐西成高铁,南下穿越秦岭,不到1小时就到了洋县。刚一出站,调研组一行便一头扎进了“绿色的海洋”中。这里是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的栖息地,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在这里蜿蜒流转,近七成地区被森林覆盖,生物多样性突出,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有机产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9月11日下午,记者先后走进有机蓝莓、有机梨园和有机黑稻种植基地,感受“有机”洋县的勃勃生机。据介绍,2010年开始,洋县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以有机认证为手段,坚持全产业链开发,着力打造“有机产业+粮、菜、果、药、畜”产业基地,实现了“三产结合”“三生融合”。2015年10月,洋县被国家认监委授予全国首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称号,是陕西省迄今唯一的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专家汪小霞告诉记者,洋县发展有机产业除了自然禀赋独特,政策扶持与科技赋能同样至关重要。该县成立了有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实行有机产业链长制,县委书记任链长;设立了绿色有机循环产业园区管委会和有机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建立了县镇村企四级监管网络;出台了产业扶持、园区入驻、品牌奖励等优惠政策,建立了有机产业考核制度,把项目资金,生产要素向有机产业集聚倾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了有机产业专家工作站和黑色有机产品研发工程中心,高效赋能有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有机 可持续发展的手段
在有机蓝莓生产基地,调研组边查看边询问,详细了解有机蓝莓种植技术应用、产品认证、销售渠道、农民增收等情况。在露天蓝莓种植园区,一条条黑色的防草布引人瞩目;乌骨羊养殖场内,一堆堆羊粪被有序收集。基地负责人介绍说,按照有机产品认证要求,蓝莓种植不能使用化学除草剂,通过防草布遮光阻碍杂草光合作用,有效防治杂草生长;采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使用腐熟羊粪微生物肥料改良土壤,能够让土壤有机质更丰富;为使虫害防治符合有机生产要求,以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同时安装性诱剂诱捕器捕杀雄虫的方式防治害虫。
据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认证监管处处长程刚介绍,洋县现有有机企业39户,认证有机产品15大类113种17.68万亩;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有机厚朴、有机油用牡丹基地;建设有机稻渔综合种养基地6000多亩,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目前,洋县已初步形成了“平川粮油菜、丘陵果薯畜、山区药菌茶”有机产业经济带,有机产品认证引领当地农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洋县绿色有机循环产业园区,有机黄酒、有机牡丹籽油、有机黑米等一系列获得“中国有机产品”认证的农产品,类型多样、颜值在线,牢牢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产品包装上那一枚枚绿色的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向消费者传递出可信赖的质量信息,并以产品的“含绿量”彰显出企业品牌的“含金量”,极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据了解,作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洋县独具特色的有机产业已经成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金色 造福百姓的钥匙
9月12日上午,记者在调研座谈会上了解到,洋县通过发展有机特色产业,带动全县脱贫群众形成了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不但突破了脱贫户缺技术、缺资金、抗风险能力弱、小产品对接大市场难的瓶颈,而且为脱贫户搭建了务工增收、土地收租、入股分红的产业平台,与85个农民合作社结成生产、加工、销售利益共同体,形成了“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等可推广复制的生产模式,让产业富民的理念惠及全县40多万农村群众。
记者站在有机梨园基地最高处眺望,只见周边的梨果、牡丹种植园连缀成片。经过经年累月的探索与奋斗,洋县有机产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的和美宜居生活正日益彰显。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说,如今的洋县已经走上了以有机基地为基础、加工园区为核心、品牌打造为引领的“三生融合”发展之路,既有以有机中药材与红色旅游相结合的华阳景区和有机粮油、梨果、牡丹观光相结合的朱鹮梨园景区,也有以有机鱼与水上运动相结合的金沙湖景区和有机猕猴桃、荷蛙共养、蔡伦纸文化相结合的龙亭田园综合体等,丰富多样的绿色存量正在变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量,大自然的“绿色”一步步演变成了造福百姓的“金色”。
结束在洋县有机种植园区的调研,《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仰头探寻天空中振翅盘旋的美丽朱鹮。如今,与“朱鹮”一样,“有机”业已成为最能代表洋县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金色名片之一,秦岭深处正在上演的这幕“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生态奇迹,与朱鹮保护一样令世界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