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讯(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12月5日,第14届亚洲知识产权营商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分论坛在香港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知识产权与创新创业: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区实践”。本届论坛由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与香港贸发局共同主办,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中心承办,广东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企业代表以及香港相关业界代表参加了论坛活动。
这是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连续第二年在香港举办亚洲知识产权营商论坛分论坛活动,致力共同推动知识产权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开启新篇章,形成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品牌化项目。
此次分论坛活动具有3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探讨的话题更贴合湾区实践,今年分论坛将“知识产权与创新创业: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区实践”作为主题,共同探讨了知识产权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二是思想分享更加多元深入,分论坛活动邀请了香港大学、暨南大学专家学者进行演讲,从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法律、政策和策略,粤港澳合作助力大湾区创新发展等不同角度分享了知识产权理论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转化运营成功经验。三是宣传阵容更加立体生动,分论坛活动现场设立了广东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培育运营、知识产权助力企业“出海”、地理标志产品助力“百千万工程”等宣传展位,从多个维度直观地呈现了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进程中取得的成效和进展,现场吸引了大量参会代表前来参观交流。
近年来,广东坚持把知识产权工作放在高质量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和知识产权地区发展指数分别连续7年和10年居全国首位。截至今年9月,广东省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4.22万件(占全国总量的18.68%)、累计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9.76万件(占全国总量的44.46%)、有效注册商标量891.79万件、发明专利有效量76.77万件,均位居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