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贾珺)近日,北京市发布57项地方标准,其中首次制定20项、修订37项。新标准涉及户外露营服务设施、建筑工程智能建造等领域。
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发布2项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其中,《建筑工程智能建造技术规程》对建筑工程的智能勘察、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智能建造技术进行规范。标准的发布实施,有利于推进京津冀区域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助力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和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修订《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进一步完善了绿色建筑工程验收依据,重点查验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五大性能指标落实情况。标准发布实施后,有利于进一步保障京津冀3地建筑绿色性能,提高绿色建筑工程质量。
在助力扩大服务消费方面,制定《帐篷露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对帐篷露营地的选址与布局、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以及服务要求等技术内容进行详细规范。在选址与布局方面,规定选址应设置在开阔、坡度小于15度的区域,应避开有毒有害、放射物等各类污染源,风电场、高压线、易燃易爆物储存场所等危险区域,宜设置餐饮区、休闲运动区、儿童娱乐区等特色功能区。在基础设施方面,规定应设置方便游客进出营地的交通设施,宜实现无线移动上网,帐篷露营地应在旅游者常用的电子地图上有标识,并应做好营业时间标注等。在服务要求方面,规定服务接待应24小时有人值守,响应游客服务诉求,处理突发事件等。标准发布实施后,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帐篷露营地的建设和运营,提升服务质量水平,促进露营旅游休闲新业态发展。
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制定《餐饮行业食品减损技术指南》,为餐饮从业者提供了从餐前准备到就餐过程再到餐后处理的全方位操作建议。从菜单设计和优化出发,引导餐饮服务提供者开发小分量菜品、设计针对不同人数的套餐组合、制定菜品质量标准和加工工艺标准,鼓励企业一菜多做、一料多菜、粗菜细做、细菜精做;在用餐过程中,餐饮服务提供者应通过搭配推荐、点菜量提醒等方式引导消费者合理点餐、理性消费;通过光盘优惠、光盘积分等措施奖励无食品浪费消费者。该指南对外卖平台提出相应要求,外卖服务应建立网络订餐反浪费引导制度,提示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避免捆绑营销和诱导超量点餐等。指南的出台将推动从源头减少食品浪费,提升服务品质和行业可持续发展。
在提升城市安全水平方面,修订《医疗机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危险化学品管理要求,突出液氧储罐等高风险部位的安全管理,同时围绕医疗机构危险化学品的全流程、全寿命安全管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废弃各环节和液氧罐需执行安全要求。该标准的实施,可有效指导和推动医疗机构隐患消除工作,推动医疗机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模式从事后处置模式向事前预防模式转型,助力平安北京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