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自助书店划出“书适圈”
作者:王小月 文/摄
图片

图:在无人书店内阅读的消费者。
■本报记者 王小月 文/摄
  从无人便利店到无人自助洗车店,从无人货架到无人自助咖啡厅,在无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无人消费场景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对于不少i人(网络流行词,指性格比较内敛、内向的人)来说,“无人”“自助”成为他们感到舒适的消费场景。
  记者近日在北京集美家居大红门店商场3层,看到一家名为“书适圈”的无人自助书店散发着别样的生机与温度。书店中,最引人注目的并非琳琅满目的书籍,而是一句醒目的标语:“读够再买,我们不怕您翻旧。”“无人”是该书店的一大特色,店内没有专职店员,消费者可自由翻阅、自助购买或办理联名阅读卡。“开业以来,店内未出现盗窃等问题,我内心更有底气了。”书店主理人庞泽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
  记者看到,店里的每一本图书,无论是精装、套装还是绘本,都配有一本被拆封的样书;这里没有店员推销,没有消费压力,只有自助阅读区的灯光和沉浸在书页中的读者。庞泽告诉记者,这些场景,正是该店所秉承的“一种源于热爱、扎根现实、对纸质阅读未来充满信心的文化探索”。
  记者注意到,该书店内有些书架有少部分空缺。庞泽告诉记者,为了适应消费者需求。书店选书策略灵活,预留了20%到30%的空间,以便根据消费者的反馈进行调整。
  对于许多爱书人而言,塑封严实的书籍无形中筑起了一道阻隔体验的高墙,庞泽对此感触尤深。“看书不应是件门槛高的事儿。”庞泽坦言,他是一个爱看书的人,在他看来,书的核心价值在于“读”,而非束之高阁的装饰品,只有被阅读,书籍才有价值。
  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书适圈”无人书店的所有图书都有拆封的样书,方便消费者阅读。“这不仅是对读者阅读自由的尊重,也是让书籍的本质实现回归。”庞泽说。
  在该书店看书的消费者付先生告诉记者:“大部分热门书籍都可以在店内找到,也可以随意翻阅样书,很喜欢这里的氛围,不急躁、不讨好。”
  “我享受无人自助书店自觉秩序下带来的舒适感,就像人与人之间保持了合适的边界,可以自由地阅读,并作出购买决策。”在书店浏览的消费者王女士说,在“无人”背景下,除了运营方尽可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外,消费者也需要有尊重这个空间规则的自觉性。
  众所周知,在电商冲击和阅读习惯变迁的大环境下,实体书店往往面临生存挑战。记者了解到,“书适圈”无人书店选址在非传统商业旺地的家居卖场,但依托庞泽经营的影院带来的流量,以及主打亲民价格、严控运营成本,实现了消费者黏性的提升。据庞泽介绍,影院作为持续的客流来源,为书店提供了稳定的潜在顾客,20%到30%来看电影的顾客会进入书店浏览,按影院年客流量25万人次计算,书店进店人数保底可达5万人次。
  记者观察到,“书适圈”无人书店的图书价格区间控制在9.9元至39.9元之间。庞泽表示:“很多消费者不是不爱看书,而是觉得购书成本高。我把利润率压低,书的价格也就低了,店里新书普遍定价是原价的三到四折。”亲民的价格带来了较高的成交率,庞泽告诉记者,目前,图书销售收入占其收入的90%,毛利率约为35%。
  庞泽对记者表示,对他而言,创立这家无人书店并非纯粹的商业行为,更是一次圆梦之旅。他上大学时就梦想拥有一家书店,这份热爱从未消退。在深入研究市场后,他坚信自己基于读者体验和成本控制的“无人模式”能够走通。对于未来,他表示不排除在合适时机拓店,让无人书店成为一个被更多消费者惦记着、挂念着的地方。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自助书店划出“书适圈”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