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天津市相声演员刘春慧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多年来资助了100多位贫困儿童,让孩子们重拾欢乐——
资助贫困儿童的“甜妈妈”
作者:何春雷
图片


    2009年“五一”期间,刘春慧赴四川看望地震灾区的小学生
■本报记者 何春雷
  相声演员中,女演员不多,天津市名流相声艺术团相声演员刘春慧便是其中一位。在给人们带来笑声的同时,刘春慧还有一个名字——“甜妈妈”,这是她多年来默默资助100多位贫困儿童得来的。
  刘春慧自幼家境贫寒,靠着政府资助、邻居的帮助照顾才长大成人。她先后做过糕点厂工人、商场广播员、卖过羊肉串。她是如何资助起贫困儿童的?近日,记者在天津市采访了刘春慧。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5月20日,当记者来到刘春慧经常演出的名流茶馆时,刘春慧正在登台表演,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听到逗乐处,不少人捧腹大笑。演出结束,刘春慧在后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那个年代,多亏了周围的好心人帮忙我才能活下来,所以,我现在要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提到资助贫困儿童的初衷时,刘春慧如是说。
  在刘春慧的印象中,幼年时的两件事让她刻骨铭心,一是家里的贫穷,二是周围邻居对她的帮助。小时候,刘春慧一家10口人住在十多平方米的两间房子里,全靠父亲每月微薄的工资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除了上学、写作业之外,刘春慧常跟着哥哥姐姐们一起拾菜叶、捡煤渣,或帮着妈妈拆棉纱、织网兜,即使这样,家里还是常常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学校老师、邻居、亲戚朋友经常接济我们,奶奶和父母时常告诫我们,长大后一定不能忘了这些人。”刘春慧说。
  因为从小就受到他人的帮助,因此,刘春慧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她发誓长大后,自己也要帮助周围有困难的人。1983年刘春慧高中毕业,到天津市桂顺斋糕点厂中点部当了一名工人。1993年,刘春慧主动下岗,离开工厂自谋生路。此后,刘春慧在服装城当过播音员,在公司做过文员,卖过烧鸡,还和姐姐一起卖过羊肉串。
  刘春慧从小爱好文艺,工作后,经常参加厂里的文艺演出,相声、小品、话剧都曾演过。1996年,天津市举办相声大赛,一直对相声有浓厚兴趣的刘春慧报了名,得了三等奖。此后,刘春慧经常参加市内的各种相声小品比赛、演出。1998年,刘春慧向相声名家于宝林学习相声,后加入天津众友相声团。当时,刘春慧一边说相声,一边卖羊肉串,周围的人叫她“说相声的羊肉串西施”。2005年父亲去世,刘春慧不再卖羊肉串,而是开始专门说相声。今年,刘春慧加入了天津市名流相声艺术团。
给贫困儿童光明的未来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相声演员大都收入颇丰。“事实上,一般的相声演员收入有限,遇到刮风下雨天气不好的时候因为没有观众,演员没有收入,即使是有观众的时候,我们的收入也不高。”刘春慧向记者介绍说,她一般一周有8场左右的演出,一场最多收入100元,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像她这样的个体演员,还要负担自己的各种社会保险费用。
  尽管收入不高,但刘春慧一直没有忘记早年立下的誓言。采访中,刘春慧多次提到父母对她说过的话,“咱们家过得不易,全靠政府和好心人的接济,咱们将来不能忘了人家”。当刘春慧的生活条件稍稍好转后,她便开始考虑回报社会。
  2000年,通过天津市妇联的介绍,刘春慧资助了西部贫困山区来津学习的21名贫困儿童。之后,每年她都要资助8至10名贫困家庭的儿童,他们中有的是贫困农民工家庭的孩子,有的是贫困单亲家庭的孩子。10年来,通过天津市妇联、天津市河北区工会的介绍,受到刘春慧资助的贫困儿童已经有100多位。除此之外,每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刘春慧都要买上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去学校看望贫困学生。
  刘春慧从来不主动和她资助的孩子联系,也不要求受资助的孩子向她汇报学习情况。“我不要求回报,我就凭我的良心去回报社会。在与这些贫困儿童接触时,我能读得懂孩子们的眼神,他们渴望读书。我的几百元钱虽然不多,但是,或许正是这几百元钱,能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刘春慧说。
  刘春慧的家十分朴素,她本人也很简朴。为了能多省下些钱资助贫困儿童,每次演出刘春慧都是乘公交车到茶馆,很少舍得花钱乘出租车。采访中,刘春慧拿出两张公交卡,一张是计次公交卡,一张是计费公交卡。前者每月收费40元,可以使用90次,但车辆和车次比较少;后者不限车辆,每次扣费。“乘坐公交车一个月至少能省100元,一年就能省下1200元,都捐给孩子们了。”刘春慧笑着说。
追逐着回馈社会的理想
  尽管收入不高,但每逢国家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刘春慧总要解囊相助。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刘春慧十分悲痛,很想去灾区帮助那些受灾的孩子。然而,当时她的母亲正处于弥留之际,没有去成,她第一时间到居委会捐了1000元钱。
  2009年“五一”期间,刘春慧辞掉了节日期间的所有演出,自费跟随中国扶贫基金会前往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部分学校和孤儿家探望,为孩子们送去现金和学习用品。为了鼓励孩子们振作起来迎接生活的挑战,刘春慧特地为灾区孤儿创作了一段单口相声,其精彩的表演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孩子们收到礼物那快乐劲儿,和我小时候非常像,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了我自己。”刘春慧说。
  今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刘春慧同样十分挂念,通过居委会捐款1000元。刘春慧不好意思地说:“去年去四川看望灾区孩子花了不少,只能先捐这么多了,我还想去青海看看这些孩子们,得多说点儿相声,赚了钱再去。”
  现在,刘春慧每天仍坚持表演相声,虽然收入不多,但她仍执着地追逐着自己回馈社会的理想,一些社会团体组织的义演,她都随叫随到。在刘春慧的家里,记者看到她获得的各种奖牌,证书。她曾经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天津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以及“慈善之星”、“爱心妈妈”等称号。以刘春慧为原型创作的电影《为你喝彩》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刘春慧认为,这些荣誉对她来说不重要,“我只是要实现我小时候许下的誓言。”刘春慧说。
(本文图片由刘春慧提供)
●相关链接
“甜妈妈”大家谈
  ■王慧英 (天津市团结里社区居委会):每次居委会组织为灾区捐款,刘春慧都非常积极,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她的爱心。向刘春慧致敬。
■覃贻花(媒体记者):幼年的生活经历,让她充满了的对贫困儿童的爱,刘春慧是众多贫困儿童的“甜妈妈”。
■闫津忠 (天津外国语学院教师):带着对生活和百姓的了解,带着对困难群体的爱来说相声,这样的表演有生命力,更能感染人。
(何春雷/整理)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声】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资助贫困儿童的“甜妈妈”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