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撂地相声重现京城
作者:赵 靖
图片


    ◆图为相声爱好者们在表演撂地相声
■本报记者 赵 靖 文/摄
“我们不要您的金子,不要您的银子,不要您的票子,只要您的笑声和掌声。”一句响亮的开场白博得围观人们的热烈掌声和会心微笑。伴随着一阵快板书拉开了迷乐相声行每天表演的序幕,京城百姓久违了的撂地相声又回来了。在北京什刹海,20多个年轻人在此说相声已经有4个多月了,并且坚持分文不取,受到了群众欢迎。
“平地抠饼”分文不收
  “平地抠饼”指的是最早的相声表演,就是撂地演出——在市场上拿白粉画个圈,演员站在圈里就说,又叫“画锅”。演员那时候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了讨个吉利,管这个白粉圈儿叫“饼”。“平地抠饼”是相声演员们形容自己的一句话。如今,“平地抠饼”重又出现在了什刹海的河边上。
  每天晚上7时整,一群相声爱好者就会准时出现在什刹海荷花市场门口。7月20日,记者来到相声演出现场,虽然天气炎热,但所有的演员都穿着传统相声演出的大褂,一张小桌上摆着演出的道具——两把扇子和两块手绢,桌布上绣着“迷乐相声行”五个大字。几个20多岁的小伙子轮番上场表演,旁边观看演出的人们围了至少3层。不用扩音器,演员一开口周围自动就安静下来,不时发出阵阵欢笑。
  进行撂地表演相声的几乎都是80后的年轻人,平时他们都有各自的工作,来此演出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爱好。1985年出生的李超一句话最能代表他们的态度:“都是因为喜欢相声才来的。从小我就爱说相声,能站在众人面前说说相声,我们已经觉得无比幸福了,别说不挣钱,就是倒贴钱我们都乐意。”老相声演员罗贻昌老先生是这帮年轻人的“军师”,在每天的表演过程中,都有老先生表演的牛骨书(一种曲艺表演形式)。站在人群外,老先生很欣慰:“这些孩子们说的真不错,看着他们水平提高,我高兴啊。”
  这样的表演也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说的挺好,现在难得还有人免费表演给大家看。每天遛弯的时候都听他们说。”一位老大爷乐呵呵地笑着说。
以免费保持和观众的零距离
  据了解,这些年轻的相声爱好者们相约这里每天撂地说相声,已经有4个多月的时间了,说的都是一些传统相声段子。每天晚上7时到8时半,说四五个段子,其中还穿插着快板、牛骨书。他们中的成员韩硕告诉记者,如果观众中有感兴趣的相声爱好者,也可以站在这里给大家说上一段,大家都欢迎。
  提到自己说相声的未来,这些年轻人表示,要把这里的撂地相声长期保留下去,以免费的形式保持和观众的零距离接触。
  记者了解到,作为传统曲艺形式,近年来,很多人为了振兴相声艺术不断创新,试图推动相声的发展。今年3月份,相声演员冯巩和北京电影学院合作办了个本科相声专业班,培养全国首批“相声学士”,此举受到广泛关注。反对的声音主要认为,相声根基在民间,却要被大学教育镀金,这显然风马牛不相及,与随性赋形的传统相声演员培养方式相悖,不利于相声的发展。但部分业内人士表示,事物没有绝对的,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找到相声发展的新路径,这次迷乐相声行的年轻人重拾撂地表演的形式,也是想更好地弘扬传统艺术,振兴相声艺术,大家殊途同归。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文体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撂地相声重现京城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