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唐山大地震》:一颗商业化的催泪弹
作者:任震宇


    ■本报记者 任震宇
  “我很高兴有那么多年轻观众会喜欢这部电影,这出乎我的意料,我原来以为可能上点年纪的人会更感兴趣,但是不少年轻观众对我表示,看了这部片子后珍惜亲情了,这让我很欣慰。”
  7月22日,在北京“新影联·华谊兄弟影院”的《唐山大地震》上映首日主创见面会上,导演冯小刚在谈起这部新作时颇有感慨。
  如其所言,如果观众打着看“国产灾难大片”的念头去看这部“国产首部IMAX电影”的话,那注定会失望的,因为在这部电影里,震撼性的地震场面持续不过几分钟,真正占据主要篇幅的则是一个被地震拆散的家庭在此后几十年里的悲欢离合故事,从这个角度来说,普通影厅同样有很好的观影效果。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在唐山大地震中,刚刚失去丈夫的李元妮不得不面临一个极其艰难的抉择:两个被压在楼板下的双胞胎,只能救一个。无论如何抉择,痛苦与内疚都将伴随她的一生。元妮最后选择了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姐姐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这个抉择。震后,元妮独自抚养着儿子,选择坚强地活下去;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在。此后的32年里,他们在不同的生活轨道上成长、生活,并在汶川大地震的救灾中相遇,女儿也最终理解、原谅了母亲。“对亲情的珍惜”,无疑是《唐山大地震》所竭力表达的主题之一,也是最能得到观众认同,引起情感共鸣的因素。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业片导演,冯小刚牢牢抓住了这一关键,让《唐山大地震》成为一个情感催泪弹。“我真的很感动,在看电影时就哭了好几次。”在看完电影后,一位姓梁的女士告诉记者,“基本上是每隔一会儿就有一个泪点,尤其是看到张静初演的方登参加汶川地震救灾,看到一个母亲为了救女儿同意救援人员截断被压女儿的腿,又哭喊着追赶担架时,我哭得稀里哗啦的,那种母亲对女儿的爱和歉疚,不由你不伤心落泪。”梁女士在说话时,眼睛依然微微发红。
  不过,在成功的打动观众的同时,过多的商业化元素也给这部电影招来了一些批评。不止一位观众向记者表示,该片的植入广告太多,有的还较为生硬,甚至引起了观众的笑场,破坏了原本严肃、沉重的主题。“比如女儿去医院看望病重的养母时,问父亲有没有买人寿保险,这样的对话显得很不合适。还有某名酒、名车的多次出现,都显得有些突兀。”一位观众如是说。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文体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唐山大地震》:一颗商业化的催泪弹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