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工商局江岸分局立足职能,通过采取心贴心帮扶、零距离服务、递进式规范等措施——
■田跃生 吴雅媛本报记者 吴采平
湖北省武汉市工商局江岸分局立足工商职能,创新工作方式,以积极主动、优质高效的服务推进辖区重点工程建设。去年以来,该局将辖区内总体规划占地2100亩、投资达18亿元的武汉市竹叶山中环商贸城作为重点帮扶对象,简化办事程序,通过采取心贴心帮扶、零距离服务、递进式规范等措施,为辖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
心贴心帮扶。武汉市工商局江岸分局局长吴怀福向记者介绍说,竹叶山中环商贸城地处江岸区后湖核心地段,内含汽车、钢材、副食、调料、果品、建材等六大专业市场,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交易额260亿元、提供1万个以上就业岗位和超亿元税收的规模效应。针对商贸城定位高、服务功能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效益好等特点,该局采取积极跟进的方式,多次上门提供政策咨询等服务。
去年9月,钢材、副食、调料市场刚刚搬迁进场,该局副局长王同亮便带领注册、市场、合同等有关机构人员现场办公,就商贸城负责人提出的相关问题当场予以解答。为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倾听广大商户心声,江岸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还联合市场开办方组织经营户开展建言献策活动,畅通渠道,解决经营户的实际困难。今年以来,在江岸工商分局的牵头协调下,江岸区国税、地税、公安等部门在商贸城建立了互动平台,坚持每月举行一次联席会议,及时帮助市场主办方及经营户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零距离服务。为了方便创业者加盟,把商贸城做强做大,该局认真落实有关扶持创业政策。一是推行绿色通道办事制度。在商贸城内设立工商受理登记窗口,实行受理、审查、核准、发照一站式服务,同时简化办照手续,充分发挥业主负责制的作用,由商贸城统一出具相关证明,租用方只须提供商贸城认可的租赁合同便可办理营业执照。此外,该局积极依托商贸城政务公开平台,以发送电子邮件、短信、公告等方式,及时发布年检提示信息,并现场指导经营户办理年检。二是落实“五统一”、“六服务”制度,即在落实统一告知要求、统一登记标准、统一登记程序、统一登记要求、统一前置许可条件的“五统一”措施的同时,采取引导服务、即时服务、延时服务、陪同服务、连续服务、上门(预约)服务的“六服务”举措。三是促进合法经营,维护消费者权益。商贸城开业伊始,该局便设立了12315消费维权联络站,指派两名工商干部驻站管理,公示联系电话,并向公众作出接申诉10分钟内到现场解决,复杂问题3日内解决的承诺;同时,由商贸城指定专人作为义务监督员,协助工商机关对市场内公平交易、食品安全情况进行监督,协助处理申诉。
递进式规范。该局在监管工作中探索的“一适应、二立制、三规范”的市场监管方式,得到了广大经营户的一致好评。在商贸城建设之初,该局深入开展走访、政策宣传、征求意见等活动,让经营户充分熟悉周边环境,充分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在商贸城副食、调料市场经营户入驻以后,工商干部及时跟进,督导经营户建立“一栏二账三制”(注:“一栏”指市场信用公示栏,“二账”指进货、销货台账,“三制”即质量承诺制、重要商品备案制、重要商品索证索票制),增强了业主、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在规范市场过程中,该局结合日常巡查掌握的情况,按照信用度分类,将个体工商户划分成为A、B、C、D类别,变等距离监管为零距离监管,同时坚持每周对市场内的副食、调料进行抽检公布,切实保障上市商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