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无证准考”彰显制度人性化
作者:叶传龙


    ■叶传龙
  持准考证参加考试,是一个常识。但是,在海南省教育厅出台的《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管理实施细则》中规定,如果考生忘记携带或遗失了准考证,监考人员可先验证考生相貌,若与考生座位安排表上的照片相符,可安排考生先参加考试,在本科考试结束前或下一科开考前再将准考证送到考场(据5月10日《海南日报》报道)。
  在国内的教育环境下,考场如战场,如果仅因为忘带或弄丢准考证这样一个小小的失误,便无缘整场考试,甚至影响整个人生,代价未免太过沉重,无疑会让考生抱憾终身。海南省教育厅出台上述规定,颇具人性化色彩,它缓解了考生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减轻了考生的思想负担,为行事不慎的考生开通了一条补救的应急通道。
  曾有报道,因为忘带准考证,一名考生竟然两次向考官下跪。可是,哀求的热泪并没有融化冰冷的制度,这名考生最终也没能进入考场的大门。对比起来,海南省让忘带或遗失准考证的考生先考后补,就显得更加通情达理。可能有人会说,这样做与严格考试纪律相违背,会让作弊者钻空子,容易带来口舌之争。其实,让忘带准考证者先参加中考、高考,由于有老师带队,又有熟悉的同学指认,分辨难度并不大。当然,对那些竞争激烈的选拔性考试,如自学考试、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考生来自五湖四海,成分复杂,相貌如果与照片差别太大,考官辨认起来有一定难度。但这些困难并非不可克服,比如组织考试的机构可以配置照相器材,事后进行认真比对,并把疑似考生资料存档备查,从而避免人性化的考试制度被作弊者钻空子。
  目前,《考试法》并未颁布,忘带或遗失准考证是否能够参加考试并没有一个统一而刚性的规定,掌握尺度的宽严全在考试机构本身。此前,山东省青岛市、安徽省合肥市等地教育部门也在中考、高考中尝试过先考后补,这次海南省将这一规定推至全省,无证准考的温馨政策,让我们看到了管理部门的善意。进入6月,高考、中考接踵而来。站在考生的角度,我们期盼这类人性化举措多些再多些,并能被复制借鉴到其他考试中去。当然,即便有了人性化规定,作为考生,还是要考虑周全,养成良好习惯,考前务必准备充分,带齐必需证件,给自己和监考人员减少麻烦。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声】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无证准考”彰显制度人性化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