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虹
最近看到媒体记者采写的关于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报道,不禁联想到有关“银行口碑”的话题。
据该报道,泰隆银行积极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优质服务,尽力满足他们的资金需求,以至跟泰隆银行合作久了的客户都愿意充当 “义务宣传员”,他们一有机会就介绍朋友或生意伙伴到泰隆银行办理业务。
人们常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具体到银行业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某家银行在群众中的口碑好,无疑人们就更愿意与之打交道,而愿意与该银行打交道的人多了,银行业务拓展也就有了更为良好的社会基础。目前各地,在银行网点林立、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态势下,谁能最大限度地赢得客户的信赖与支持,谁的未来发展就不再是“梦”。
当前,尽管社会上尚存在不少诚信缺失现象,但毕竟多数人还是信奉诚实守信的底线。银行真诚提供服务,实心实意为客户着想,相信多数客户会投桃报李。也就是说,银行良好的口碑,会换来客户热诚以对。泰隆银行放贷数额不菲,但其目前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48%,这固然与该银行科学完善的信贷管理模式有关,但我想,某种程度上也缘于客户的理解与信任。可见,银行良好的口碑,不只关乎银行形象,其本身也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一种有效促进。
在客户中树立银行的良好口碑,关键是要尽量兼顾客户的利益诉求,实实在在帮助客户排忧解难。泰隆银行在确定了服务目标后就是这么做的。正如上海银监局一位负责人谈到的,现在商业银行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都抢着做大企业,不愿意做小企业。而泰隆银行则把这些难以享受银行贷款的小企业确定为拓展业务的主阵地,在确保信贷资产安全的前提下,不但让小企业贷款像大企业一样容易,还可以享受VIP服务。“危难之中见真情”,这种状况下,银行提供的服务能不赢得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赞誉,并且口口相传吗?
由此也反映出,当前形势下,银行服务的落脚点必须打动客户,别人怎么做你也怎么做不行,你得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种“独到”,未必要剑走偏锋,可无论如何要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在政策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想尽办法帮客户一把,让客户感到满意,继而心生感激。这样,他们才能心悦诚服,由不得要逢人夸赞你的好,口碑正是这么着逐步树立起来的。
如今,打开电视、翻阅报刊,总不免与一些商业银行推出的重磅广告不期而遇,我不否认,银行这么做有其必要,但我想,注重从实际行动入手,树立自身在客户群体中的良好口碑,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