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 鹏)北京市实施“治堵新政”已近半年。自6月20日起,北京市交通委官方网站发起交通缓堵民意调查,邀请市民为今年上半年本市交通拥堵缓解状况打分。据市交通委介绍,城六区等区域缓堵评价结果,将与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督察和行政效能监察相结合。
除了邀请市民测评北京缓堵现状外,调查还涉及“各类交通措施中,哪些方面对缓解市区交通拥堵最有效(或您最满意)”。
在北京市交通委网站上记者看到,此次调查的具体内容多为近半年来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如通过小客车指标调控并采用摇号方式实施机动车总量控制,以及停车价格调整和加强停车管理等广受市民和车主关注的新政;也包括了京通快速路开辟高峰公交专用道、社区通勤快车、多条地铁线增加车辆以缩短高峰发车间隔等涉及公共交通的措施。
此外,市缓解交通拥堵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近日也印发缓解交通拥堵工作评价办法和方案,启动对城六区和重点新城缓解交通拥堵工作情况评价,对城六区和重点新城制订落实区域交通规划和计划、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停车设施建设和停车秩序管理、交通秩序管理、完善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系统、开展文明交通活动、落实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等内容进行评价。
自实施“治堵新政”以来,北京市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缓解了交通拥堵。来自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今年4月,五环内工作日高峰时段平均交通拥堵指数为4.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6.9%;三环内工作日高峰时段平均交通指数为6.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3%。通过对北京市一类地区35条路段的小客车流量进行监测分析,流量下降的路段有29条。与3月份相比,监测路段小客车流量平均降幅达12%。与此同时,公共交通客运量却有所提升。今年4月,全市工作日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达2144.5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3%。
然而,在给北京市的道路交通带来一定正面效应的同时,社会各界对新政合理性的质疑也不绝于耳。拿停车费上调新政来说,高额的停车费让很多居民不敢开车出门,违法乱停车的现象不减反增,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有关方面表示,此次民意调查正是为了综合社会各界的意见,从而作出更科学的判断,制订更科学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