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十年来,国产车安全性能整体得以大幅提升
■本刊首席记者 谢莉葳/文
郝 军/摄
十年前车贵 安全装置少
十年前的12月11日,在炎热干燥的卡塔尔多哈,时任WTO(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会议主席卡迈勒一记小锤轻敲,结束了中国长达15年的马拉松式入世谈判,敞开了中国加入WTO的大门。而此时,远在中国的北京车主张先生,寒冬中正驾驶着他的捷达车小心翼翼地行驶在风雪交加的北京街头。
这辆1998年购买的捷达车花了张先生15万元,当时北京房价每平方米均价才三五千元,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别说买车,就连会开车,都是值得炫耀的资本。
不过,尽管那时车没这么多,路没这么堵,油没这么贵,停车没这么难,但张先生车开得并不踏实。这辆车既没有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也没有EBD(电子制动力分配)。雨雪天但凡过个沟沟坎坎,车尾就不受方向控制地左右摆动,好几次走得好好的,车尾却撞向马路牙,害得张先生一见坑洼路段就有心理阴影,如今换了高档车仍是提心吊胆。
此外,这辆价格不菲的五座轿车后排竟然没有安装安全带,更不用说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ISOFIX)。那时不要说消费者,连汽车制造厂商对整车安全性能的认识也是有限的,张先生这辆车因为大部分配件为原装进口,所以原车设计本来是预留了安全带接口的,但国内组装后为降低成本却被人为减配了。那时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没有装安全带的汽车,即使发生低速碰撞,车内乘客身体和车上任何一个部件发生接触,结果都可能是致命的。
整车配置全面提升
十年后的今天,后排三点式安全带已经成了标配,ISOFIX也正在普及,前排安全带是必须的,讲究的是采用对乘员伤害较小的二级燃爆式。
大街上几乎看不到还有车会把“ABS”标志镶在尾部炫耀,因为ABS已经成了车辆基本配置,防止车辆冰雪打滑、弯道侧倾的技术从最初的EBD,冰雪路面爬坡时的TCS(牵引力控制系统),发展到ESC(电子稳定控制)、DSC(动态稳定控制)、VDC(汽车动态控制)、VSC(汽车稳定控制)、VSA(汽车稳定性辅助)、ESP(电子稳定系统)……令人眼花缭乱。一些车辆甚至还配备了能够自动和前车保持安全车距的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加入WTO本是一个政府间协议,但在汽车业引发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普通消费者从中得到了实惠,却是决策者入世之初始料不及的。
自主品牌提速惊人
2011年11月23日,一条消息轰动一时:吉利帝豪EC7和上汽MG6双双获得了欧洲权威机构E-NCAP(欧洲新车安全评价组织)四星安全评级,这也是国内自主品牌参加E-NCAP测试以来的最好成绩,甚至超越了一些欧美品牌车型。
吉利车安全性能的进步振奋人心。国外主流汽车媒体纷纷撰文,认为提升了中国品牌的安全形象。E-NCAP秘书长表示,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里程碑,昭示着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在车辆安全的研发领域迅猛发展,并加大了对于车辆安全的投资。他相信,中国制造的五星安全车指日可待。
此前,中国车的安全性能在国外一直颇遭诟病。以往几次E-NCAP测试中,陆风CV9仅获两星;而因为没有配备ESP,骏捷甚至被德国ADAC(全德汽车俱乐部)评定为零星,尊驰仅获一星。奇瑞瑞虎、A1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安全机构(A-NCAP)碰撞测试中,分别获得两星和三星评价。
入世十年来,国产车安全性能整体得以提升。各汽车企业都加大了在产品安全技术方面的开发投入,安全带提醒、正面和侧面气囊的应用逐步普及,而安全带预张紧器、安全带限力器等安全装备已成标准配置,高强度钢板在A柱、B柱和发动机舱中大量使用。
这一切都拜入世所赐,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有幸见证了中国汽车整体安全水平的飞速提升。
C-NCAP功不可没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2006年推出的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对整车安全设计的引导作用更是功不可没。由于一改以往送样车检测,而是随机到市场上买车拿来碰撞,大大提高了整车生产一致性。
从2006年自由舰在C-NCAP碰撞试验中仅获两星,到远景的四星,再到熊猫的五星,C-NCAP碰撞试验一次又一次见证了吉利一步步实现的跨越式发展。用吉利汽车执行董事赵福全的话来说,“没有C-NCAP,企业就不会这么快,下这么大力气重视汽车被动安全性。”
规则的力量还体现在,由于设置了2分加分项,“安全带声音提醒装置”渐成新车标配,国人安全带佩带率迅速提高,大幅降低了事故发生时的乘员死亡率和受伤程度。而此前这一功能仅出现在20万元以上级别车型当中。
以往国内3万-5万元的低价位车型,考虑到成本,未安装气囊或只安装了驾驶员侧单气囊。而上百次的碰撞试验表明,未安装双气囊的车型,无一例外,车内假人“伤势”严重,皆为两星。近两年上市的小型车已纷纷将双气囊作为标配。
随着C-NCAP新版规则又新增了后排3岁儿童假人测试,并将ISOFIX纳入加分项,儿童乘车安全将成为下一根无形的指挥棒。
C-NCAP不仅为消费者购车提供了一个相对客观的安全评价,也促使厂商关注车身安全结构设计和市场一致性问题,从而提升了入世十年来中国汽车整体安全制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