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2011
中国汽车放慢脚步
作者:张震


    ■本报记者 张 震
  2011即将远逝,平淡了一年的汽车业界,因一汽-大众“向员工发放27个月工资”的消息,又一次让公众视线聚焦一汽-大众。告别了2009、2010年的高速增长,2011年的车市骤然减为低速挡,驶入了慢车道。但在跌宕的全年车市里,幸福只属于如一汽大众的少数车企。
  而更多的车企告别了前两年的好日子,最不好受的自主品牌,没有了政策护航的国内车市,脚步开始放慢。

优惠政策退出

  相对于前两年一路走高,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命途相当曲折。
  在宏观调控成为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主旋律后,各种汽车消费鼓励政策戛然而止。1月1日,已经实行2年的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政策正式取消,伴随着一起取消的政策还有汽车下乡优惠以及汽车报废补贴。
  鼓励政策没有延续,限购政策却悄然而至。2011年元旦,北京市小客车指标申请摇号网站正式开通。在北京需摇号获得指标才能购买新车,并且一年“限购”24万辆。
  北京“限购”会否“传染”,成为业内最为担心的事情。出乎意料的是,传出限购风声的广州、深圳、重庆等车市重镇并未有所举动,反倒是贵阳于7月13日,效仿北京采用摇号方式限制购车。
  除了限制购买,限制车辆使用方面的政策也接连推出。今年4月1日,北京市13个一级区域的非居住区停车费上调,约7万个车位实行新的停车收费标准,白天的占道停车费最高为15元/小时。
  综合因素影响下,国内汽车产销数字逐月下滑。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预计,2011年国产汽车产销大约同比增长3%,是近10年增长最低的一年。
  为此,有分析人士认为,汽车在连续十年的成长期后出现了拐点,但更多的业内人士并不这样看。中国工程学会秘书长付于武认为:“今年不是汽车市场的拐点,而是进入重要的调整期。汽车工业要与城市规划、交通管理、消费政策等社会各方面协调起来,不协调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车企苦乐不均

  在整体车市增速骤降中,合资车企和自主车企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
象。众多跨国公司及其他们的合资企业,即使在中国车市遭遇增速大幅下滑之际,仍旧主导了中国车市。上海通用、上海大众等主流合资企业和品牌今年销售持续上扬,产能日益吃紧;而吉利、奇瑞、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则逐渐下滑。
  国内车市脚步明显放慢,作为小排量车型占主导地位的自主品牌企业成了最大的输家。今年8月,宣称在2015年要做到“世界第一”的比亚迪爆发裁员风波,资金链紧绷,生存异常艰难。上市企业同样步履蹒跚,一汽轿车、江淮汽车、福田汽车等上市整车企业,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了50%以上。
  来自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1-11月,自主乘用车共销552.35万辆,同比下降2.34%,市场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28%。
  分析人士认为,自主品牌是前两年优惠政策的最大赢家,其自身竞争力弱小才是优惠政策推出后利润下滑的主因。
  对此,不少自主品牌车企纷纷放弃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通过战略调整将功夫用在了品牌与品质的提升上。
  作为自主品牌中成长最快的长城汽车,今年提出了“三高战略”,即要与同类车型有明显的区别,突破自主品牌汽车向高处走的困局;增加技术含量,改变中国车形象,进入国际高端市场;保持持续性增长的经营质量。
  资深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表示,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和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大,这一点对于汽车行业尤其重要。

谨慎看好来年

  尽管今年市场整体出现大幅收缩,业界却并未对2012年的中国车市抱以悲观预期,谨慎看好是主基调。
  从今年开始,二、三线城市,四、五线城市,城乡接合部和广大农村地区,被看做中国车市新的增长点。如何开拓这些市场,成为众多汽车厂家的当务之急。
  对来年看好的另一个乐观判断就是,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上亿个家庭还憧憬着拥有自己的私家车。
  不过,在更加理性的市场环境之下,只有真金不怕火炼。从今年初开始,调整就已成为汽车企业共同的战略选择。除了对企业内部进行梳理外,更多的是对产能和市场规划的重新定位。
  “在这样一个正处于转折和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时期,如何加快转变汽车工业发展方式,明确战略定位和主攻方向,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一些问题。”贾新光认为,包括汽车发展和城市交通的协调问题、自主创新和对外开放、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行业结构优化和布局等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汽车·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2011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