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北京工商大学 营养餐重在引导
作者:李燕京
图片


    

◆北京工商大学每日提供的菜品多达数十种郝军/摄

■本报记者 李燕京

  5月14日中午,北京工商大学东院食堂,午饭时间很是热闹。记者与一位正在排队打饭的大三女生聊了起来:“你们学校饭菜的样式多吗?味道怎么样?营养够吗?”“味道可以,花样也挺多,午饭、晚饭有几十种菜品,总能挑个想吃的。现在物价这么贵,这就很不错了。大一的时候为了换口味我还在学校门口的饭馆吃几顿。现在根本不去了,价格贵不说,使用的原料也不保险,还是在学校吃放心。咱不仅要吃得安全,还要有足够营养。”这位女生如是说。
  对大学生来说,吃饭已经不可能像中、小学生那样被动接受了,他们有了自己的主意,兜里也有了更多自行支配的钱。让他们吃得更营养、更健康就要下更大的力气去引导。
  据北京工商大学后勤处副处长尹宝昌介绍,在大学里要求集体吃营养餐比较难实现,而且大学生正是年轻、身体好的时候,他们自己对于营养的需求不迫切,营养的搭配意识淡,但同时调查显示只有30%的大学生营养摄取是合理的。这就要求我们尽量做到饭菜供应结构多样化。每顿饭我们都会将谷物类、奶类、豆类等几大类食物供应给学生,供他们选择,同时还要在供应时合理搭配,现在的学生都不缺肉类的摄入,而是缺少蔬菜,所以学校食堂取消了以前供应纯肉的窗口,将肉、蔬菜混做,引导学生多吃蔬菜。制作饭菜时材料使用多样化,像主食做到多用杂粮,粗粮细作、干稀搭配。在菜品上尽量选取当季蔬菜,这样菜的口感、营养最好。每餐供应的主食有12至20种,菜品30至40种;另外,饭菜的加工也要合理,比如尽量少用油、盐,以清淡为主,在味道丰富的同时尽量少加调味品,以咸鲜味为主。
  尹宝昌还介绍说,大学生就餐不但要吃好、吃得营养,还要吃得便宜。为了降低成本却不降低品质,学校从北京市教委提供的供应商名录中进行招标,采取选二比一的方法,一家供应商做不好就淘汰,由备用的供应商接替。为了降低菜价,提高品质,学校还实施了农校对接项目,由农产品基地直接供货,减少流通环节的成本。现在学校食堂还实施了日成本核算,每天都会有一张进货价目表,食堂经理会根据价目表选择每天最合理的进货方式。为了降低成本,食堂还从人员、能源等环节进行优化,另外学校还给一定的补助。在多方努力下,让学生保证营养的同时,学校食堂的菜价涨幅非常小,远远低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平均水平。
  另据介绍,为了让大学生吃得营养、吃得便宜,北京市教委以及各高校都将吃饭问题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北京市各高校自己每年都会给食堂一定补助,这保障了学生们可以吃到营养便 宜的饭菜。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营养日特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北京工商大学 营养餐重在引导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