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河北12315显示
质量、合同、售后依然是汽车投诉重灾区
作者:马连龙 李建


  本报讯(马连龙 记者李 建)记者日前从河北省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获悉,2012年以来全省12315系统共受理汽车类申诉举报649件,同比增长23%。从整体上分析,质量、宣传、合同、售后方面等问题成为汽车消费投诉热点。
  汽车质量问题是消费者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由质量争议引发的申诉举报超过汽车类申诉举报总量的50%,发生问题的车辆多集中在8万元-20万区间。今年以来,关于汽车质量的申诉举报呈现上升趋势,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轮胎问题是目前申诉举报的重点。
  在河北12315处理的投诉案例中,加价“搭售”行为屡见不鲜。部分汽车销售商对一些热销车型采取“饥饿营销”手段,通过加价提现车、买车搭售保险、买车强制装潢等经营手段,攫取更高的利润,此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选择权。
  此外,部分汽车经销商在与消费者签订购车合同时,格式合同中有些条款设置明显只对经销商有利,有些甚至与法律相悖,构成“霸王条款”。如:提车约定周期无法兑现时卖方不承担责任、买方所付定金不予退还等。
  而销售宣传不切实际,也是消费者反映较多的问题之一。消费者对汽车的选购、维修、维护主要依据厂家、4S店的宣传介绍,车况性能与宣传不符令消费者非常不满。较为突出的就是油耗问题、保养问题。很多汽车的理论油耗与实际油耗相差很大。有的经营者未如实告知车主正确的保养周期、里程等,造成消费者养护车辆成本增加。
  车辆故障维修质量不高,也成为目前汽车投诉的一大热点。而车辆故障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汽车质量缺陷或消费者对车辆使用不当;另一方面是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找不到故障的真正原因,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结果使用不久后又出现问题,造成同一故障反复修不好。
  目前,国家尚未对汽车三包标准作出强制规定,汽车的保修保养完全由厂家决定。有的4S店不能及时为车主提供零配件,造成待修车辆长时间无法使用;有的对汽车修理费用漫天要价,与同类产品(服务)的市场价格相比要高出2-3倍。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汽车·热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质量、合同、售后依然是汽车投诉重灾区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