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存款也要货比三家
作者:聂国春


    ■本报记者 聂国春
  在大家以往的观念里,存款利率的不同,只跟存款期限有关,跟银行无关。因为按照央行之前的规定,全国的银行都执行统一存款利率。不过,从本月8日起,如果您不货比三家的话,很可能损失存款利息。
  6月7日,央行宣布从6月8日起降息0.25个基点,但同时规定,存款利率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最高上浮10%。8日当天,各家银行均公布了调整后的存贷款利率,我国银行业的存款利率首次出现分化。而就在大家还在比较究竟把钱存进哪家银行更划算的时候,9日,多家股份制银行又纷纷调高了8日才对外公布的利率,直追五家大型银行。
  记者登录各大银行官网看到,降息首日,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出现了较大差异。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和邮储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上浮10%至0.44%;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5%,比基准利率高8%。兴业银行和以宁波银行、南京银行为代表的城商行,除活期利率上浮10%达到0.44%外,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也达到上限,为3.575%,位居前列。大多数股份制银行则未在基准利率水平上上浮。
  然而,到了9日,各股份制银行又纷纷调高了利率。招行、光大、民生、中信、浦发等银行存款利率向五大国有银行看齐。渤海银行不但1年期以下存款利率提高,而且2至5年期利率也与降息前相同,高于其他银行。而华夏、深发展、广发、恒丰、浙商等银行,也效仿兴业,将1年期以下存款利率上浮至1.1倍上限。齐鲁银行、恒丰银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更是将所有期限的利率上浮10%,这样其存款利率不降反升,1年期利率从之前的 3.5%升至3.575%,5年期则从 5.5%变为5.61%,成为存款最划算银行。
  11日,北京银行的利率也从基准利率改为与五大行利率相同。不过,天津滨海银行等中小银行仍执行基准利率。
  外资银行方面,多数外资银行暂时没有跟进利率上浮,只是依照降息标准将利率调整至基准水平。不过,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已经将1年期定存利率上浮至降息之前的3.5%。
  存款利率浮动造成差异后,会不会出现“存款搬家”的现象?光大银行理财经理马什卡对记者表示:“存在这个可能。”他说,以10万元5年期定期存款为例,基准利率是5.1%,这样选择去利率上浮10%的银行存款,每年可以多得利息510元,5年就是2550元。因此,老百姓在存款前,不妨“货比三家”,使收益最大化。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伴随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不排除各家银行在观望市场利率之后主动调整利率。今后,银行存款利率一天一变的可能性虽然不大,但调整会成为常态。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服务·理财】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存款也要货比三家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