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聂国春
每年的6月是征信知识宣传月。据统计,截至2012年4月底,央行个人征信系统累计收录自然人数约8.1亿,其中有信贷记录的自然人数约2.7亿。今年前4个月,累计查询次数约为7918.9万次。北京地区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量则从2007年底的3175人次,跃升至2011年底的6.1万人次,增长了19倍。
个人信用查询人数的增长正是市民信用意识快速提高的体现。对于打算贷款的人来说,个人征信更是关系到能否获得贷款。那么,哪些情况会让银行关闭贷款大门呢?
根据银率网的调查,如果贷款申请人的信用记录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银行的贷款大门通常就不会再为你打开:
其一:看申请人当前是否有逾期发生,如果申请人本月就有逾期还款的情况,那么银行是不能往下继续审批的。除非申请人马上把逾期的欠款还上,同时还要提供“还款小票”(即银行出具的能证明申请人已经向逾期账户内存入了规定金额的存款回执单)。
其二:看申请人的历史逾期情况,一般银行对于累计6次以上的逾期是不予受理的。这种情况下也有例外,比如是银行原因造成逾期,或者虽有6次逾期但其他时间的还款情况都很良好,而且能够向银行提供没有按时还款的非主观原因的说明,或者逾期发生在2年前。
其三:看申请人的连续逾期次数。对于连续发生3次以上逾期情况的申请人,银行一般是不愿受理的,因为连续3期以上的逾期意味着申请人连续3个月没有还款,这通常不是偶然因素导致的,而是申请人的还款态度问题了。
银率网专家指出,虽然在原则上,如果申请人出现连续3次或累计6次的逾期还款(简称“连三累六”),银行都不会受理贷款申请,但是如果申请人能够提供一定的资产证明,或是为银行作一定的贡献(比如购买一定额度的理财产品或是存入一定金额的定期存款),也是有可能获得银行贷款审批的。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申请人获得的贷款利率通常会比普通申请人高很多,比如首套房也要上浮10%,同时贷款额度也会相应减少。同时,对于出现了“连三累六”的贷款申请人,即使银行通过了审批,常常也会要求申请人签署一个“不再逾期”的声明,有些银行还会要求申请人做一个强制公证,公证内容就是如果未来出现还款逾期,那么银行可以在不征得申请人同意的情况下处置申请人所抵押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