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创业路上“护身符”
作者:石秀花


    ■石秀花
  2008年表哥大学毕业,找了几份工作都觉得“不自由”,索性准备辞职自己创业——卖蜂蜜。
  舅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蜂农,家里有40多群蜂,每年产蜜500多公斤。等几个大缸里都盛满了,舅舅打个电话,就有人开着卡车来把蜂蜜买走。在农村,这个副业可帮了舅舅的大忙,表哥每年大学的学费就靠它。
  一次,表哥在超市看见一瓶包装精美的500克槐花蜜,标价30元,而自家卖给商贩的价格才10元钱,就萌生了“自己干”的念头。舅舅种了一辈子地,胆小,他觉得表哥太年轻,不是经商的料。但当他品尝了表哥从超市带回来的几瓶价格昂贵的蜂蜜后,舅舅心里有谱了,干!凭他的经验,那些花里胡哨的蜂蜜几乎都不纯,掺了不同分量的果糖。
  创业艰难。租房子,印传单,能省就省。刚放暑假的我被表哥拉去看店,他踩着自行车到人流密集的步行街、高档小区分发传单,一天下来非常累,还被城管撵得狼狈不堪。我也没闲着,在网上发各种“出售纯蜂蜜”的帖子,推波助澜。
  10天过去了,我们的开业促销吸引了不少顾客。生意开门红。舅舅叼着烟卷,用浓浓的乡音跟顾客介绍各种蜂产品,有枣花蜜、紫槐蜜、花粉、蜂胶等,他还把用蜂蜜和槐花熬制的治疗感冒的偏方免费送给客人。
  我们“不掺一滴水”的纯蜂蜜,凭借过硬的质量,迅速在小城刮起一阵风。舅舅自己产的250多公斤蜂蜜、30多公斤花粉,不到一个月就卖光了。表哥信心大增,趁热打铁,没有跟舅舅商量,就把本县舅舅蜂友的蜜全部收上来,准备开连锁店。
  但第二批蜂蜜售出之后,有顾客打电话说,蜂蜜质量比第一次差远了,没有花香味,“你们这生意做得没人事儿”。
  我们都愣了。真没想到,表哥自己开车从舅舅的朋友那里买回来的蜂蜜也会有问题,可用肉眼根本看不出来啊。我们每人冲上一杯,和自己的蜂蜜一比较,果然有差别。舅舅知道我们遇到麻烦了,从乡下赶来,尝了尝表哥收来的蜜便说,这些家伙看我们要发财,先红眼了,掺了不少水呢!
  那天晚上吃饭时,舅舅沉默不语。
  第二天早晨,舅舅让表哥把最近卖出去的蜂蜜全部收回,按照双倍价格赔给顾客,另外,让我陪他去工商局注册商标,就用自己的名字——“怀正”。在去工商局的路上,舅舅说咱管不了别人掺杂使假,但能保证自家的质量,我愿意用自己的名声接受监督,支持你们把这件事干好。舅舅平实的话语让表哥感动。
  表哥把售出的蜂蜜全部收回,赔了6000多元。舅舅决定把表哥收回来的不合格蜂蜜公开销毁,不少顾客被请来监督。整整300多公斤不合格蜂蜜,在众目睽睽下全部被倾入下水道。这么一折腾,表哥先前赚的1.5万元全赔进去了,但是我们的小店有了些名气。经过这次教训,表哥成熟了,不再盲目求大,他把自己的蜂产品定位为“中高端产品”,“‘怀正’蜂蜜,假一赔十”成了小店的经营理念。
  第二年,舅舅把家里的十来亩农田承包出去,带了4个徒弟专心经营蜂场,蜂群也从40群增加到230群,表哥的专卖店终于有了货源保障。
  农民最珍视自己的名誉。表哥工作起来分外谨慎、敬业,真正做到把顾客当做亲人,服务热情、周到。渐渐地,“怀正”牌系列蜂产品在小城赢得了口碑,门店也从1个增加到3个。表哥的创业路越走越宽。
  回想表哥4年创业路,我佩服舅舅的远见卓识。他,一个草根农民,为了给儿子最好的支持,用自己名字注册商标,他坚信只要诚信经营,《商标法》就是儿子创业路上最大的保护神。
  有奖征文电子邮箱:
  shangbiaozhengwen@163.com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要闻·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创业路上“护身符”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