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限制汽车上牌后酝酿对外地车限行引发争议
■本报记者 黄 劼
自从今年7月广州公布限牌令以来,不少广州车主纷纷到附近周边城市上牌,但又有消息传出,广州已酝酿限制外地车入城政策,“限外”的政策成为限牌之后,广州对周边城市车市的又一打击,同时也有人对“限外”政策提出反对意见,担忧这将对珠三角一体化产生阻碍,“限外将是开放的广州倒退的第一步”。
广州车主纷纷到周边城市上牌
在广州买车,然后办理佛山、南海或者顺德的车牌,这已成为不少汽车经销商应对限牌后销售的一种策略。在广州的一家汽车经销4S店,销售人员表示,该店至少有7成顾客选择在南海上牌,只有3成是通过摇号或竞价获得广州上牌指标的客户。这一现象几乎在所有4S店都存在。在另一家汽车经销店里,前来看车订车的人7成是有指标在广州上牌的顾客,但也有3成顾客购车后前往顺德上牌,而该店也提供本地购车、异地上牌的相关服务。
记者了解到,自从广州限牌令发布后,广州周边佛山禅城、南海、顺德三地的汽车上牌量显著增加。今年5月,佛山禅城区的汽车上牌量为3700多辆,8月份上牌量为4500多辆,而到了9月份则达到5400多辆,相比5月涨幅达45%。而佛山南海区,汽车上牌量也由5月的4200多辆,跃升到9月份的6000多辆;顺德区也从5月份的4300多辆,跃升到9月份的5600多辆,两个区域汽车月上牌量增幅明显。
连日来,在南海车管所,前来上牌的人比往日增多了不少。南海交警有关负责人说,主要原因是因为广州限牌引起的,不少广州人到南海上牌。“在广州限牌前,平时每天才近200辆车来上牌,但近几个月以来,每日新上牌约250辆,其中新车与去年同比增加了1000多辆。”
记者了解到,广州限牌以来,很多广州的人到广州附近周边城市办理上牌。不少广州芳村、白云等地的广州市民到南海办理新车上牌,广州7月限车牌以来,南海车管所新增加了广州户籍人口的车辆1300多辆。
“限外”政策正在酝酿中
在今年7月广州实施限牌政策后,曾有市民提出:“能不能外地买车上牌,再到广州开?”广州市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明确表示,限制非广州市籍中小客车在一定范围内通行,是确保总量调控取得实效的重要配套措施。广州将出台对非本市籍载客车辆按时段在指定区域的限制通行措施,适度限制外地车在广州市内的行驶,避免出现在广州购车外地上牌规避限牌政策的行为。
广州交通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如果不“限外”,限牌就没有意义。限外肯定是要限的,关键是怎么限。相关人士表示,“限外”内容主要涉及时间、地点,具体制定由公安部门负责。不过,“由于广州是省会,政策出台涉及全省各地,对周围城市有一定影响,不是广州说限就限的,需要省里批复。具体何时出台,还不清楚”。这位人士这样说。
“限外”政策影响珠三角一体化
珠三角一体化进程,目前是以广州为中心珠三角发展的重要战略,但限外政策无疑将会对这一战略有所影响。不少当地人持这样一种观点。
记者了解到,广州及珠三角的9个城市间已实现珠三角年票互通,这是许多人认为珠三角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因为,珠三角年票互通,意味着往返次票收费站(或委托代收站)凭有效年票缴讫凭证将免缴车辆通行次票费,可能大大推动9市居民的相互往来。广州限行外地车有可能使年票互通出现一些人担心的奇怪场景:广州车可以随便来往珠三角,而珠三角其他8个城市的车被拒于广州城外。这是与当前广州限行与珠三角一体化不相符的主要担忧所在。
广州的时事评论员陈扬对“限外”的政策提出尖锐的批评,“好不容易中国人进入了私人汽车时代,好不容易修了这么多的路和桥,好不容易建起的收费站又拆了一些,好不容易才让广州孕育了这个城市的母体并继续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这个城市经济繁荣的珠江三角洲连成了一个一小时交通圈,你广州就要限外了。通了之后玩不通,这不是开倒车吗?”
南方民间智库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彭澎认为,凡是拥堵的国际大都市都有交通限制性措施,至于哪种措施更为有效则见仁见智了,也因地而异。从国内来看,北京、上海都有限牌和限行措施。目前,北京在限牌、限外等措施之后拟再追加单双号限行的措施,显然不仅是“限外”,也要“限内”了。
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认为,暂时还是静观为好,不要急于出台限外政策。尽量把新增车牌都拿来摇珠分配,尽可能降低车主的上牌成本,尽可能加大投入,加快公交建设,使市民自觉地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自觉地少买私家车,少用私家车,使市民新购车辆总量下降到限牌数量,从而使限牌成为“不必”,这才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