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图书网络共享渐流行
作者:胡军
图片


    一家网站开设的共享图书馆。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胡军
  对于许多人来说,“红袖添香夜读书”是一种令人向往的境界。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从容逛书店、泡图书馆、手捧纸质图书秉烛夜读等情景已渐行渐远,电子书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阅读选择。对于一些热爱传统经典图书、又由于出版等多方面原因买不到纸质书的读者来说,电子阅读这种新的阅读方式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可以弥补他们的遗憾。近日记者无意间发现,为了能阅读到经典图书,读者们正热衷于通过网络共享图书资源,这让不少读者不再有找不到好书读的烦恼。

图书共享日渐兴起

“小时候就听老人们说过,有本书叫《九章算术》,据说是中国古代的数学典籍,但这些年我逛了不少书店,也托朋友帮忙找过,可一直都没找到这本书,只是在网上看到过纯文本格式的介绍,内容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前不久通过网络共享找到《九章算术》一书扫描版的郭先生高兴地说,“总算看到真本了,至少可以肯定内容是真的,比网络上流传的纯文本版本的内容可信多了。”
  记者了解到,如何让优质图书资源在书友圈中共享,一直是书友们关心的话题。2005年,世界上首个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图书共享网站正式开通。该网站提供在线服务,可让素不相识的读者相互借阅图书。但这一服务并非免费,读者每年须缴纳一定数额的会费,并保证提供至少10本可以共享的优质图书,才可以参与共享。会员之间的借阅流程是:当一名会员在该网站上查找到自己所需的图书后,可要求图书所有者将其邮寄过来,邮费由借阅者支付,借阅期限为5周。一旦有其他读者需要借阅这本书,借阅者则要负责将书传阅给第三方,如此循环;如果借阅者看完这本书后没有其他人想借,则由借阅者将书退还给图书拥有者。该网站将根据会员填写的借阅订单,完整地记录下每本图书借阅的流程。“这是个不错的创意,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书友来说,一本书读完后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再翻阅了,而将其存放在家里也是一种浪费,如果能让其他想看这本书的人读到它,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图书共享的意义所在。”喜欢读书的北京禹女士说。但也有读者对这种借阅方式表示担忧,认为图书的命运完全取决于借阅者的个人信用,不排除个别读者故意损坏或私自占有图书的现象,因此很难坚持下去。

扫描仪助力纸质图书共享

  记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受访书友都不同程度地遇到过想看的纸质图书买不到或买不起的问题。“随着很多经典图书读者范围的缩小,其再版的成本大幅提高,因此出版社不愿将其重印或再版,读者在寻找这些图书时就变得格外困难。”一直在寻找《中华传世绝学》一书的叶先生感慨地说,“就算再版,也就印上个几千套,出版社会面向全国发行,而对于读者来说,这就像是撒胡椒面一样,想要淘到这套书也还是不容易。”叶先生表示,前不久,他终于在一位书友那里找到了这套书,这位书友将书扫描成了电子版发给了他,这让他喜出望外。
  随着技术的发展,家用扫描仪越来越普及,在扫描仪的帮助下,一本几百页的图书不到1小时就能扫描完成,这给图书共享提供了便利。“现在看书比以前方便多了,只要在共享平台上找到自己想看的书,托对方扫描一下即可,非常省心。”对于日渐流行的纸质图书电子化共享,家住山东省泰安市的薛先生表示非常欢迎。他认为,这种方式解决了很多读者想读书又无从买到书的燃眉之急。

版权问题亟待解决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纸质图书电子版网络共享尚处于小范围流行阶段,被共享的图书资源多为珍贵古籍,其中大部分图书已超过版权保护期限。“在共享图书时,我多少有些担心是否会涉及到版权问题。”经常在网络上共享图书的湖南黄先生说,“虽然现在是小范围内朋友之间的共享,还没有引起出版单位的注意,但如果规模再大一些,范围再广一点,可能就会有版权单位出来维权了,这将成为图书共享面临的最大难题。”
  据记者了解,在目前的纸质图书共享领域,最新出版的图书或仍在版权保护期限内的图书资源并不多见,但在电子图书共享领域,这些书非常活跃。“从理论上讲,图书电子化后可以无限传播,但这样一来出版商就会不高兴,他们担心若读者都去参与共享,图书销售自然会受影响,这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对于图书共享的前景,黄先生虽然有些担忧,但他同时表示,“其实出版商的这种想法有些多余,一本书要出版多少册其实早就定好了,只要是好书,读者就肯定会购买。因此我认为,有关部门应尽快解决图书共享的版权问题,以保证其能有序地发展下去,让人们能更加放心地共享图书。”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3 版:生活·教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图书网络共享渐流行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