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广西来宾市工商局
消费教育“三下乡”助力农村维权
作者:练海军 顾艳伟
图片


  图为来宾市工商局工作人员在忻城县文化下乡演出现场。 资料图片

■练海军 本报记者 顾艳伟

  广西来宾市是农业大市,来宾市工商局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送戏、送法、送课”下乡活动,通过看、听、读等多种方式,让农民消费者在寓教于乐中增长消费知识。

自编自演开展送戏下乡

  来宾市在2011年被列入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城市,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入,每个村都建立了一个戏台。2013年,来宾市政府要求每个单位出一台节目在迎宾广场演出,来宾市工商局决定以此次演出为切入点,把消费教育工作体现到演出节目中,要求每个县局结合工商业务自编自演1—2个节目。经过专业老师进行指导,最终确定了12个节目。
  这些节目由舞蹈、小品、彩调、歌曲等构成,内容均来源于生活工作实践,如小品《真的假不了》就是根据真实案例讲述美容类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最后被工商部门查处的故事;《新编王三打假》是根据经典彩调剧《王三打鸟》改编,讲述了工商执法人员与售假商贩周旋的故事,沿用了原有的曲调,为群众耳熟能详。由于大部分是原创节目,内容亲民,群众普遍认为,节目内容新颖,接地气。
  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来宾市工商局在春节前农民工返乡高峰期,组织文艺队先后到象州县、金秀县、武宣县、合山市、忻城县,开展主题为“中国梦·工商梦文化下乡慰问演出”,直接到当地农村戏台表演,演出前还组织开展假冒伪劣商品展示、发放新《消法》宣传资料、现场受理咨询、投诉等活动。

搭车“政讯通”开展送法下乡

  “政讯通”是来宾市邮政分公司在每个村建起宣传专栏,把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通过邮递员粘贴到“政讯通”,供村民阅读,成为宣传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一个桥梁。
  来宾市工商局在推进“一会两站”工作中,与该市邮政部门合作,把“政讯通”作为“一会两站”开展消费教育的宣传栏,用于张贴各类消费法律法规、消费警示等宣传资料。特别是在新《消法》颁布后,该局及时制作宣传海报,发到“一会两站”后通过“政讯通”张贴出来,及时把新《消法》的意义、内容、亮点传递到村屯。
  该局还利用“政讯通”点多面广的特点,在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及春耕秋种时节,将精心制作的消费警示信息,张贴在“政讯通”内,方便消费者阅读学习。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政讯通”内的信息保留时间长,方便阅读,传播效果明显,已经成为该局和“一会两站”在农村消费教育宣传的重要前沿阵地。

组建“师资库”开展送课下乡

  来宾市工商局挑选了28名口才好、业务精的工作人员组建“师资库”,制作适合小学生、农民和老年人等8类课件组建“课件库”,收集各单位制作好的宣传板报和宣传单模板,组建“资料库”,积极开展“送课下乡”活动。
  据介绍,截至目前,该局已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小学、田间地头、农村集市开展授课10多次,在宣传各类消费维权知识的同时引导农村消费者进行文明、健康节约的消费,通过改变消费方式来促进“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工作的展开。
  据了解,通过开展消费教育“三下乡”活动,农民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和维权意识明显提高,在购物时自觉索要并保留购物凭据,甚至有些会用软件甄别手机真伪,农民消费者向“一会两站”和工商部门咨询和投诉的明显增加。仅在去年开展消费维权“三下乡”期间,来宾工商部门就受理农民消费者投诉28件,成功调解28件,其中通过诉转案查处不合格商品案9件,进一步净化了农村市场环境。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3 版:时讯·地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消费教育“三下乡”助力农村维权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