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拓宽维权渠道 提升维权效能
重庆市消委会创新工作纪实
作者:刘文新
图片


    消费者可在手机上下载“重庆消费维权通”APP。 刘文新/摄

  只需在手机上下载“重庆消费维权通”APP,即可随时在线进行消费投诉,还可查询投诉处理情况。近日,重庆首个消费维权APP手机客户端正式上线,一旦遇到消费纠纷,消费者可以立即拍照上传或拍摄视频举证。
  “‘重庆消费维权通’的推广使用,拓宽了维权渠道,降低了维权门槛,同时有助于提升维权效率。”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徐京说,“重庆消费维权通”可24小时接收消费者的投诉信息,并同步分流到各区县消委会,消费者输入身份证号码后,还可查询投诉办理情况。此外,消费者还能够通过“重庆消费维权通”快捷登录消委会的官方微博,了解消费动态,查阅消费资讯,甚至与律师、专家、打假人士互动交流,共议消费维权话题。
  近年来,重庆市消委会不断拓展、创新消费维权工作新领域、新思路,提升消费维权效能,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一季度重庆市消委会系统受理消费者投诉1991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55万元。

微博维权很给力

  重庆市消委会非常重视借助微博、微信、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为消费者维权。徐京告诉记者,重庆市消委会两年前就开通了官方微博,很快便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他们将消委会微博列为关注对象,通过微博曝光不良商家、咨询维权信息、了解商品知识,交流消费心得,即时答疑解惑,发布消费警示,揭露消费黑幕,极大提升了维权的效率与力度。
  今年年初,一位消费者向该消委会微博投诉称,她在九龙坡区沃尔玛店购买的一袋“泡椒凤爪”,里面有根毛发。消费者上传了问题食品及购物小票的照片,证据确凿,要求赔偿。该消委会微博专员在线上告诉消费者,买到不合格食品,可提出货款10倍的赔偿要求。随后将这起投诉转至九龙坡区消委会。经九龙坡区消委会调解,消费者最终获得了货款的10倍赔偿。
  截至目前,重庆市消委会微博共有粉丝52万人,发布微博(含 转 帖)17467条,解答消费咨询4800余起,受理投诉 935件。重庆市消委会微博在重庆开通的5447个政务微博中排名第四,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畅通专业维权通道

  重庆市消委会以注重民生问题为重点,积极探索专业化维权道路,推动成立汽车、银行、保险行业等专业机构,着力解决一些热点领域维权难题。
  徐京告诉记者,2012年6月,该消委会成立了汽车消费维权专业委员会,主要承担调解疑难汽车消费投诉、开展汽车消费教育、组织有关汽车消费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研讨等工作;建立了一套运作规程,将接待投诉、信息交流、调查处理、协商会诊、跟踪问责、督促反馈等内容规范化,形成了连接内外、权责清晰、反应灵敏、行动迅速的维权网络。
  专委会成立以来,已受理消费者汽车消费投诉上百件,接受咨询560人次。依托专委会,该消委会协助重庆长安福特集团召回6万多辆问题轿车;奉节县消委会成功调解了一起家用轿车自燃的消费纠纷;南岸区消委会成功调解两起汽车消费投诉,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0多万元。
  同年3月,该消委会联合重庆市保监会,在重庆市保险行业协会成立消费者投诉监督站。截至目前,该投诉站共受理各类保险纠纷26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上百万元。
  另外,该消委会进一步深化与通信产品检测权威机构泰尔实验室的合作,成立手机消费维权流动服务站,在主城各商圈、大型社区开展手机巡检,自启动以来,已受理消费者咨询1万余次,现场接受消费者送检手机300余台。
  2013年6月,该消委会携手重庆市银行业协会设立了“银行业消费者投诉监督站”,增强消费者组织在银行业消费维权力度,构建更加有效和快捷的消费维权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已解决金融消费投诉25件。

多元化解消费纠纷

  徐京介绍说,2012年10月,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市工商局、市消委会联合出台了《关于健全消费纠纷诉调衔接机制的意见》,各区县消委会根据当地消费纠纷状况,相继建立了消费纠纷调解委员会,促进了消委会非诉讼调解和人民法院审理消费纠纷案件诉讼活动的有机衔接,有力推动了消费纠纷的多元化解。
  重庆开县消委会则与开县人民法院建立消费者权益纠纷联合巡回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的手段,深入当事人所在的社区、企业、学校、乡村进行现场调解,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及时化解各类消费纠纷。截至目前,联合巡回调解室共接待群众咨询165人,印发宣传材料1500份,培训调解员160人次,处理消费者投诉16件,调解率为100%,帮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4万元。
  同时,该消委会积极构筑消费维权社会监督网络,在乡镇街道建立消费者维权站4845个,该消委会聘请了19名律师志愿者、20名专家志愿者、100名消费监督志愿者和100名消费维权义工参与消费维权。
  各区县在强化社会监督方面也是勇于创新,不断进取。长寿区消委会针对房地产、汽车、金融等重点企业和行业的突出问题,开展消费者调查评议和满意度测评活动;江津区消委会配合工商部门,在辖区9家电子商务经营单位建立消费维权站,在其网站首页开设“网站消费纠纷处理”、“消委会消费维权”、“12315申诉举报”3个板块,全面提升网络消费维权工作效能;垫江县消委会依托一批有志于公益维权的退休老同志的力量,成立了一支被消费者亲切称为“爷爷维权团”的维权志愿者队伍;北碚区消委会依托乡镇群众工作室(站)建立消费维权代理机制;永川区消委会则以消费维权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商场、进镇街的“六进”活动为抓手,不断拓宽服务维权领域;合川区消委会则凭借辖区多所高校的资源优势,成立了由200名大学生组成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他们穿着统一的“消费维权志愿者”红背心,深入商圈闹市、居民小区、厂矿学校,宣传维权知识、开展消费调查、参与纠纷调解、进行消费体验,成为了合川街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4 版:时讯·地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拓宽维权渠道 提升维权效能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