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坐在家里就可维权”。近日,重庆市北碚区水土镇消费者黄继胜的电冰箱维修纠纷解决后,特意给北碚区消委会秘书长邓敏打来电话表示感谢。
原来,黄继胜家的电冰箱出现故障,投诉到北碚区消委会。消委会秘书长邓敏得知黄继胜为低保人员,长期患病,不便全程参与纠纷调解,便推荐其委托水土镇群工办工作人员代理他进行投诉、维权。很快,消费者便获得1360元赔偿。
重庆市工商局北碚区分局局长钟兴武告诉记者,消费维权“便民化”是北碚区的一大创新。该消委会与区群工办于2012年10月签订了消费维权代理工作合作协议,主要为消费者办消费维权的代理事宜。目前,全区已设立消费维权代理机构200余个,聘请消费维权代理人员210余人,消费维权网络覆盖了全区17个镇街、199个行政村。此举将消费维权功能融入到信访工作之中,能够更好地帮助群众,特别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消费者实现维权诉求。
消费维权的“便民化”还延伸到了司法领域。2013年1月,该消委会联合区人民法院建立消费纠纷诉调对接和巡回调解机制,并在区消委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据介绍,巡回调解机制主要面向基层困难群众:当事人双方居住地在同一乡、村,且属于交通不便的偏远乡村;当事人系老弱病残或由于经济困难等原因,难以到庭参加诉讼;农忙时节必须尽快审理的消费案件;能够减轻当事人诉讼成本或便于当事人举证查明案件事实的消费案件。
北碚区是重庆高校较为集中的行政区,仅西南大学就有5万多名学生,大学生的消费申诉量占到全区申诉量的20%。为了方便在校大学生消费维权,该分局及消委会于2012年6月15日,在西南大学建立了学生消费维权监督团、园区法律援助站、园区12315联络站、园区消费者投诉站(简称“一团三站”),并开设“大学生法律援助在线”,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进行消费维权。
记者了解到,“一团三站”在该分局及消委会的指导下开展消费维权监督活动,负责全校师生消费权益的监督和保护等日常工作,聘请西南大学法学教授、北碚区消费维权社会监督团的法律专家为顾问,提供法律方面的帮助,效果显著。2013年2月26日,西南大学在校学生周雅,在校内一家健身中心办理了500元的健身卡,有效期为一学期。后因学业原因,周雅无法去健身,要求退卡遭到拒绝。周雅向设在学校的消费者投诉站投诉。在北碚区消委会的指导下,该投诉站组织双方多次调解,该健身中心最终将全款退还给了周雅。
北碚区的消费维权还通过网络渠道达到最大便民化。该分局及消委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方位提升消费维权工作的成效:一是依托辖区知名网络交易平台“奇易网”,建立电子商务企业消费维权工作网站,即“消费者投诉站、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该分局及消委会运用多个维权渠道,使市场主体消费维权自律体系由传统领域延伸至网上交易新领域。二是与电商平台联合,在全市率先建立“北碚区农家乐网上信用管理服务平台”,使维权工作打破了部门界限,通过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反馈、投诉举报等信息纳入网上信用评价体系。三是加强日常网络化维权工作,开通3·15政务微博、消费维权QQ群等,扩大消费维权影响力和互动性。
消费维权的“便民化”离不开“专业化”。该消委会在全市首开先河,成立了“家装行业消费维权专业委员会”,该专委会由16个单位会员及27个个人会员组成,其中包括家装行业管理机构及工商、质监等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负责接受家装消费咨询、投诉和调解;开展消费调查、消费体验;通过行业自律、信用评价,组织评选放心企业等活动,从单一的维权模式向政府监管、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维权体系转化,努力打造成一个快速、便捷、高效的维权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维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