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聂国春
2月10日,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洪作客中国政府网解读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在回答网友有关商业健康险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的提问时,黄洪表示,人都会面临生老病死,解决治病费用问题是必需的,商业健康保险满足个人这方面的保障需求,所以是必需品。“如果你要保障程度高,那保费就会贵一些,保障程度低一点保费就相对便宜些。”黄洪说,对于每一个人来讲,购买商业健康险没有统一的模式,而是依据个人收入状况而定。
据介绍,本世纪以来,我国商业健康保险销售额年均增长速度达25%。2014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达1587亿元,同比增长41%。目前,全国有100余家保险公司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业务,产品有2300多个,涵盖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同时,保险业积极开发高端医疗产品,国内高端医疗保费总收入近20亿元。
在大力发展健康保险业务的同时,各保险公司积极探索健康管理服务,从简单的费用报销和经济补偿,向病前、病中、病后的综合性健康保障管理方向发展,以增进参保人健康水平,减少发病率。例如,新华保险就在全国成立了12家健康管理中心,为投保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不过,目前我国健康险在总保费中占比仅为8%,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12%,规模依然偏小,人均保费也偏低,这也使得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在医疗卫生总费用中占比仅为1.3%,而德国、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10%以上,美国更是高达37%。“这说明我国商业健康险的发展还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这也是国家要出台《意见》的一个重要因素。”黄洪说。
目前我国基本医保报销的比例较低,以新农合为例,基本医保大概能报销50%,通过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加起来能到65%左右,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仍然较高。而且,基本医保只报销公布的药品目录、耗材目录、病种目录涵盖的费用,3个目录以外所形成的医疗费用由个人负担。针对3个目录以外的医药费报销的健康险产品,可以大大降低个人负担比例。黄洪就此对年轻人提出建议,应提前对自己未来的健康养老进行财务规划,这样就无需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健康风险而增加储蓄。
据了解,目前我国仅对企业购买补充养老和补充医疗保险在工资总额5%以内税前列支,对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尚为空白。而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都对企业和个人购买商业健康险给予税收优惠或减免。黄洪透露,目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保监会正在抓紧研究,争取尽快出台商业健康保险税收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