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工商局万州区分局干部帮扶种植猕猴桃的微型企业。
■张成伟 本报记者 刘文新 文/摄
今年2月,重庆市工商局万州区分局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这是该局继获得“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集体”之后的又一殊荣。
在助推发展中诠释文明
“我最关心的是大家就业,有了就业就有收入,就能逐步过上好生活。”这是2014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重庆市万州区时说的话。
百姓要就业,大量的市场主体是基础。万州区工商分局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促进“三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草根创富)为核心,按照“放开、减负、解难、引导”的总要求,引导扶持三峡库区移民、返乡农民工等人群发展生态、环保、节能微型企业,注册成立全国首家微型企业家庭农场,先后建立10个微型企业特色村。同时,该局支持鼓励重庆商电集团等电子商务龙头企业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2个电子商务微型企业孵化园,已孵化190户电子商务类微型企业,开办369个交易类网店,孵化的微型企业已成为万州电子商务的主力军。
从2010年7月全面启动微型企业发展工作以来,万州区已发展微型企业1.7万户,带动就业8万余人,微企发展数量和带动就业人数在重庆市都居首位。
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放宽住所登记、年报公示等为核心内容的商事制度改革在万州区实行后,民间投资创业热情爆发。截至2015年5月,全区市场主体总量突破9万户,累计达90899户。
万州区工商分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邓君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局将按照“畅通准入、做大总量,优化服务、提高质量,助扶微企、增强能量”的思路,当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先行官”,帮助创业者实现低门槛进入、低成本启动。
在监管执法中彰显文明
“我们马上进行整改,希望工商部门能及时将企业恢复到正常状态。”今年4月2日,万州区恒乾劳务公司负责人得知该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后,第一时间赶到万州区工商分局企业监管科如此表态。
据悉,今年3月,在万州区工商分局随机抽查的230家企业中,28家企业因登记的经营场所无法联系,1家企业因未按期履行信息公示义务而被纳入经营异常名录。万州区工商分局企业监管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优化服务群众自然叫好,但规范秩序也同样让他们受益。及时披露企业失信行为,目的是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让文明守信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万州区工商分局全面推进法治工商建设,制定“权力清单”,转变执法理念和方式,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整治行动,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深入开展打击传销活动,约谈11家直销企业规范直销活动;深入开展红盾护农、红盾助学行动,广泛开展“守合同重信用”创建活动,推进文明诚信市场创建,取消了13家建筑、建筑劳务、房介等单位的区级“守合同重信用”申报和市级“守合同重信用”推荐的资格,增强了广大企业和商户的文明守信意识。
在消费维权中守护文明
万州区工商分局坚持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作为保护民生民利、推动社会文明的重要职责,积极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万州区工商分局围绕《消法》贯彻实施主线,紧扣消费热点,重点关注典型投诉,深入开展电信服务行业、家装行业消费评议活动,针对消费者反映突出的医院强制办理就诊卡问题开展专项监督调查,适时发布消费警示,引导消费者树立依法维权意识;切实加强12315体制机制建设,建立消费维权处置快速反应系统和全天候全方位服务的应急处置队伍,构建起一套应急措施完备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消费维权网络。
为了提升消费维权效能,万州区工商分局与法院建立了“诉调对接联动机制”,积极探索跨区域消费维权合作机制,与湖北十堰、陕西安康等7市(区)发起成立毗邻地区消费维权联盟,加快建设消费维权与社会监督体系,指导创建三峡库区首个汽车行业国民消费教育基地,开展送《消法》进校园等系列活动,营造知法守法的消费环境。
去年,万州区工商分局共处理消费者诉求861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64万元,全区消费维权效能显著提升。
在展示风采中播撒文明
万州区工商分局始终注重人文关怀和共建共享,该局领导主动定期开展家访慰问,倾听职工忧愁,解开干部心结;定期到贫困山村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组织党员干部到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培养职工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我们不仅要执守文明,更要传播文明。”这是每个万州区工商分局人员的心声。该局以小窗口、小科室、小载体广泛开展微笑服务、微力服务、精微服务。登记窗口围绕“好办”和“办好”,细化服务举措,开展“星级服务窗口”等创建活动,规范窗口人员言行,美化办公环境,公布窗口人员联系方式,公开办事流程,树立服务窗口的良好形象。
目前,万州区7个工商所已被重庆市工商局评为星级工商所,注册登记窗口被全国“巾帼建功”领导小组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