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专车行业巨变中迎来新机遇
作者:周怡雯


    ■周怡雯
  9月的一个普通工作日,北京的韩女士清晨7点起床,点了几下手机屏幕,5分钟后一辆崭新的专车就开到了住宅楼下,带她赶往公司。40分钟后抵达目的地,韩女士开门下车、走向办公室,无需再掏出钱包、翻找现金、等待找零,而付款早已在网络上自动完成。
  过去两年间,滴滴专车、Uber和神州专车等互联网出行服务的高速发展,培育了上千万像韩女士这样的 “专车达人”,也创造了一块含金量极高、想象空间极大的新兴市场。中金国际今年7月在一份报告中预计,国内专车市场的规模可达4200亿元。
  作为时尚出行方式,专车已成为除公交、地铁、出租车之外,城市综合出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大量拥趸。消费者之所以喜欢专车,一是因为专车叫车更方便、服务品质更好,时常还有“明星开专车”“小黄人定制专车”之类的惊喜;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三大专车平台大打补贴战,让消费者得到了不少实惠。
  不过,随着专车市场“USD”三强并立格局的初步确立,一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首先是补贴大幅缩水。以名声最响的滴滴专车为例,它面向消费者的补贴从最初的每单几十元,逐步下降至目前的一两块钱;司机端的补贴更是几乎全部取消。这让一些对价格十分敏感的消费者开始渐渐抛弃专车,重新回归公交地铁的怀抱。
  其次是安全已成为消费者选择专车时的最大关切。据不完全统计,今年5-7月,见诸媒体报道的专车司机侵害乘客权益案就有11起之多。日益频发的恶性事件,让社会公众开始重新审视这种 “互联网+”出行服务快速成长背后的潜在风险和监管缺位。
  最后是专车新政箭在弦上,私家车充当专车的道路将被堵死。尽管尚未公布,但“新政”的主要内容已在坊间广为流传:它在给予专车合法地位的同时,将全面禁止私家车做专车,除非将车辆使用性质从非营运车辆改为“预约出租汽车”,这必将导致私家车主的大面积逃亡。
  市场环境悄然巨变,滴滴、神州和Uber三巨头应如何应对?笔者认为,首先要在合规性上做足功夫,规避政策红线。目前,除了神州专车外,滴滴和Uber的平台上都存在大量私家车,亟需清理。其次要把服务作为核心竞争力,适应消费者从价格导向向服务导向迁移的变化,力拼 “内功”,以品质赢得消费者。
  专车行业在经历一年多的狂飙突进后,随着市场教育的初步完成,即将迈入政策更加明晰、消费者更加理性的专车2.0时代。专车行业只有以最快速度拥抱变革,才能真正拥抱未来。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2 版: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专车行业巨变中迎来新机遇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