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家的年味吃食
作者:姚敏


    ■本报记者 姚敏
  新春临近,各地餐馆的年夜饭预订正在火热进行中。在外面吃年夜饭,省事省心,但和在家团聚相比,总感觉少了一份温馨,多了一份嘈杂。由此,“自己动手做,美味过大年”成了由衷的愿望。
  中年后,对于美味的感受,如同对人、事一样,会觉得记忆深处的最美。难怪有人说,味蕾的感觉其实始于童年,在家庭中形成的食物嗜好会伴随人的一生。说白了,我们每个人在家常美食中品尝到的,不仅是食物本身的味道,还有借由食物传递的亲情,那份温馨和美好,才是真正值得始终回味的。
  家常美食,最牵人心。自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开播以来,关于家常美食的话题受到热捧,日前新春档期电影《舌尖上的新年》热映,让无数在外工作的人们更想家了,也加快了回家过年的脚步。又是一个冬季,就让我们和亲爱的家人一起,动手做佳肴、围炉叙家常,让味蕾带你在浸透了香味和温暖的食物世界中游弋。
  过年,又长了一岁,尽管时光飞逝,岁岁年年人不同,但过年做美食吃美食,却是不变的生活旋律。还记得小时候,在江西老家,黑洞洞的老楼房窗外,一串串妈妈做的火腿肠、熏鱼、熏肉在竹竿上晾晒,随着微风飘荡。明晃晃的冬日暖阳下,一起晾晒的还有大棉被、用热米泔水浆过的床单,织物和着阳光的清爽味道,与食物一并让人微醺、沉醉。
  居住条件变好后,老家人还是自己做火腿肠、熏肉,诱人的食物串挂在阳台,如今仍是南方许多地区人们居家中的一景。只要回老家,年夜饭桌上除了用这些腌制晒制食品加工成的菜肴外,还一定要有活鱼。妈妈常说,无鱼不成宴,也是讨个年年有余的好彩头。家里常用的是武昌鱼,南方也称之为鳊鱼,大年三十,妈妈总是将鱼早早就用油煎好,至皮金黄酥脆,然后加上葱、姜、蒜、肥瘦肉末、酱油和自制红葡萄酒,慢火红烧;鱼做好了,妈妈也长舒一口气,仿佛年夜饭已定好了调子,让主妇心里踏实了。
  家里的年味吃食还有花生糖、芝麻糖,很脆、很香甜。做法是先把花生、芝麻分别放在锅里慢火炒熟,要翻炒防止糊了,等花生稍凉去皮压碎,熟芝麻待用。锅里放入麦芽糖和白糖,不停搅动把糖化熬至颜色有些深、起泡的时候,把花生或者熟芝麻倒入快速搅匀。之后把糖液倒在抹过香油的面板上,用擀面杖将糖块整型,待稍凉尽快用刀切成小片。
  霉豆腐也叫腐乳,是另一种冬季美味吃食,春节的餐桌上少不了用它开胃除腻。霉豆腐的毛霉非常适合在南方冬季气温较低的条件下生成,自制霉豆腐因此成了许多南方家庭的拿手戏。妈妈将石膏豆腐切成小块,晾干水分,放入铺好的稻草中,再密封于容器里,上面放上棉被,一般一星期白色的霉就长出来了。然后把每块豆腐都裹上适量的食盐、辣椒粉、花椒粉等配料上罐,进行第二次发酵,做好的豆腐放入瓦坛或者玻璃罐中保存,罐内加入少许的白酒、麻油或茶油,吸足了调料和油份,大功告成的霉豆腐鲜香扑鼻、开胃适口。
  每个人心中的家常美食,记录的是原生家庭和大家族的温馨过往。随着年事渐高,妈妈已经有些年头没有亲手做花生糖、芝麻糖和霉豆腐了。但帮妈妈将糖块用力压平整型,双手的滚烫感至今记忆犹新,也还记得小时候妈妈培养毛霉时,长长、浓密的白色菌丝长满豆腐表面,我害怕极了,认定腐乳是不健康的食物,长大了才知道它是好东西。当了食药行业“跑口”记者后,才从营养专家那里得知,腐乳富含植物蛋白质,发酵后蛋白质分解为各种氨基酸,还有钙、磷等矿物质和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具有调节肠道、健胃功效,还被称为“东方乳酪”呢。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9 版:食药】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家的年味吃食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