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2015食品安全舆情呈现六特征
作者:孙燕明


  本报讯(记者孙燕明)1月12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15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沟通会在北京举行。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指出,2015年,我国食品工业的食品安全水平逐步提升,但原料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仍是最大挑战。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渐趋成熟,以“风险预防”为目标的规范化、长期化抽检工作已初见成效,为体量庞大的中国食品安全热点摸清底数、对症下药作出了贡献。
  据介绍,中国食品科技学会2015年对27个食品安全热点进行了跟踪与解析,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热点品类有5个,依次为微生物、乳制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肉制品,相关食品安全事件有6个。
  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分析显示,2015年食品安全舆情关注呈现六大特征:第一,热点密度有所降低。2014年全年跟踪38个食品安全热点,而2015年全年跟踪27个,舆情的热点密度降低31.6%。第二,微生物污染连续两年成为食品安全关注的头号焦点,与全球食品安全面临的问题相吻合。第三,违规超范围添加仍是顽疾,但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趋于理性,这表明对食品添加剂的公众科普已显成效。在6个食品安全事件热点中,有两件是因违规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所致,占食品安全事件的1/3。相比之下,2014年38个热点中,涉及到食品添加剂的热点有6个,但都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第四,乳品安全问题仍然突出。27个热点中,涉及乳及乳制品的热点有5个,但均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第五,关注点开始由食品安全转向对食物的营养健康评价。第六,炒作“烹炸油安全”“毒草莓”“方便面32小时不消化”等仍然成为热点,表明相关的科普力度仍需加大。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9 版:食药】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2015食品安全舆情呈现六特征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