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照重
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四,记者终于从网上抢到了一张G197次列车北京南开往济南的火车票,踏上了返乡的列车。在列车上,体验到了300多公里/小时高速列车的一路畅通,但是在连接铁路两端的火车站,给记者印象最深的就一个字——堵。
G197次列车16时42分从北京南站出发,记者2月2日15时30分就赶到了北京南站,排队约10分钟通过安检口,进入火车站后,放眼望去全是候车的乘客。北京南站设置的乘客候车区可谓“一座难求”,成排的长椅上坐满了乘客,乘客随身携带的行囊也在过道排得满满的,坐在里侧的乘客进出都很费劲儿。
记者看到,北京南站候车区的长椅一般都摆放在各家商铺之间,数量有限,在春运时期,根本满足不了众多乘客休息的需求,有些乘客只好席地而坐。
在检票口排队时,检票口前的空间根本容不下长长的排队人群,队伍都排进了检票口前的商铺里。不少乘客抱怨:火车站只想着设置商铺和广告牌赚钱,商铺和广告牌挤占了候车空间,候车的乘客没地休息。
经过两小时的驰骋,火车到达济南火车站。出站后,记者排队等候乘坐出租车时,看到排队候车的人群足足有30米长,出租车却很少。寒风瑟瑟中,等候了1个多小时也没有等到出租车,记者只好改乘公交车。
动车和高铁的开通,让回家的路便捷了不少,可是进站、出站的拥堵状况,还期待铁路部门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