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铁飞
2月11日,记者乘坐山西阳泉市汽车客运站的长途车到晋中市寿阳县。车辆车号为晋C33XXX,是一辆中巴车。
10时40分,车辆准时出发,一直以较慢的速度行驶在阳泉市区,遇到有人拦车,就停下来让乘客上车,但司机并未对这些乘客所携带的行李进行检查。
中午12时20分,中巴到达寿阳县汽车站。记者下车后发现,寿阳县汽车站候车厅的安检形同虚设。乘客携带行李包裹走过安检口时,安检员并未及时提醒乘客把行李包裹放到安检仪上检查,放任乘客携带行李包裹直接进入候车厅。记者看到,有一位乘客带着包裹进入车站候车厅时,一位车站工作人员正好走出安检室的门,但也未提醒面前的乘客将随身包裹放到安检仪上检查。
当天下午,记者乘坐6032次列车从寿阳县回阳泉市。在寿阳县火车站,记者发现,车站虽然小,但干净整洁,尤其是候车厅内摆放着不少绿色植物,让人赏心悦目。16时许,车站工作人员开始检票引导乘客进入站台候车,并按所乘坐车厢排好队,以便快速上车。16时30分,火车准时驶入站台。
记者登上6032次列车发现,由于年代久远,该车设施都比较陈旧,车厢内还有一股煤烟的味道。车内座位上的座套很脏,尤其是靠过道的座位靠背,看起来黑乎乎的。在车厢连接处,设有茶炉房,还有一些煤粉撒在地面上。记者在车厢发现,许多乘客不自觉地把瓜子皮和果核扔到了过道上,影响了他人的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