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蔚
近段时间,北京市通州区的多个商住公寓项目开发商向记者反映,限购政策来时“疾风骤雨”,并没有留给市场缓冲与适应的时间,5月5日晚限购政策发布即落地实施,不少在当日提交网签的购房人直接被拒,这些人目前正在筹备维权行动。
众多网签被拒
“限购政策发布当天,也是通州商住公寓项目集中提交网签申请的时间节点,在最近的成交中占比非常高。”一位通州商住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但是限购政策没有预留缓冲期,当天发文后便要求落地实施,这导致大批当天提交网签申请的商住项目无法通过。
据记者了解,如今有不少通州商住项目购房者陆续在楼盘售楼处展开维权活动,要求通过网签。然而,开发商对此也很无奈,在向维权的购房者说明情况后,不少购房者开始到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讨要说法。
一般而言,前一天提交的网签申请应该在第二天通过,但是限购前夜提交的申请比较集中,政策又没有缓冲期,导致大批申请没有通过。“明明是我们提交网签申请在前,政策发布在后,政府应该通过当天提交的网签申请,否则太过武断,有失公允。”购房人王小姐告诉记者,她是在限购政策出台之前听到消息,紧赶慢赶前去签约买房的,没想到倒在了最后的网签上。据她介绍,当天跟她一起买房的人有的通过了网签,有的没有通过,开发商也没给出具体解释,只是说“政策原因”。开发商让她退房,她对此十分不满。“还有很多开发商库存的房子,以及希望把房子转到个人名下的,由于办理程序慢,都被挡在了门外,”一位知情人士称,很多购房人合同签了,钱也付了,但就因为没有输入网签,生生被拒绝。目前开发商寄希望于政府能够对这批有特殊情况的购房人放行,但是,主管部门至今没有对这个问题松口。
数月前买的房也未网签
除了限购前夜提交网签未获通过的购房人,还有一批人面对通州此次限购更是欲哭无泪。“我们可是提前数月就付了钱,签了合同的,可是开发商迟迟没有进行网签,限购政策一出,我们也被挡在了门外,你说冤不冤。”刘先生气愤地对记者表示。
据记者了解,这部分人当中,最早的在今年2月份就签订了购房合同,当时开发商把合同收走,说是要盖章,之后就再也没有返还。这些业主大部分已经付了定金,甚至是全款,就等着网签,但是开发商一直称每个月政府有网签名额限制,因此拖延了网签时间。
然而,开发商的这个说法被建委否认。建委的工作人员表示,每个月并没有签约名额限制,如果提交签约资料,很快就能签约。
记者了解到,由于这次通州商住限购政策以网签时间为准,5月5日政策出台时,抢着去签约的人不在少数。此前通州项目卖得好,开发商捂着卖,不办理网签。到最后日期临近时,一天有上千套房子在过户,网签系统就有点扛不住了。
针对通州此前每月有网签名额限制的问题,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限购政策出台之前,通州已在执行公寓和写字楼1∶1比例签约的政策。也就是说,很多开发商在通州的项目,由于写字楼面积少,跟公寓的比例不相配,就没办法拿到那么多公寓的销售证,导致很多项目只能先和业主签约,然后再伺机办理网签。
多位开发商表示,面对购房人前来维权,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让购房人去建委讨说法。
警惕其他区域跟风炒作
北京通州商住公寓项目限购后,北京其他区域组团入市“接收”需求的主动性十分高涨。即便由于通州限购使得该区域的商住供需情况均陷入低迷,但商住产品引领北京楼市的势头并未改变。
从供应情况看,今年5月份至目前,北京楼市共有18个项目入市,其中商住项目多达11个,超过半数。以5月第三周(5月16日至22日)为例,北京住宅市场共有5个项目入市,包括五矿铭品的一个普通住宅项目,中粮祥云壹品一个别墅项目,以及天恒世界集、中国铁建·尚城汇、旭辉26街区3个商住项目。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分析认为,5月第三周入市的普宅与别墅项目均为少量加推,其中五矿铭品加推40套房源,中粮祥云壹品别墅则仅用16套房源试水。更多的市场供应均为商住产品所贡献,其中位于大兴的天恒世界集两栋楼共推出256套产品,位于顺义的旭辉26街区更是一次性推出900套房源。
5月第三周,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出现小幅反弹,共实现成交1649套,成交面积18.59万平方米,环比增加5%。郭毅表示,5月第二周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出现探底主要是受到通州“双限”的影响,随着其他区域商住产品加速入市抢占空白,成交情况开始出现回升。
从成交特征可以看出,5月第三周商住类产品共实现成交767套,占全部市场成交比重的47%。其中,通州商住仅实现两套成交,房山区以232套商住成交位居榜首,占市场成交比重达30%,大兴区紧随其后,实现商住成交202套。其中,房山区仅首开·熙悦湾一个项目单周即实现成交135套,高居北京楼市周度成交排行榜的榜首。
从目前的市场实际情况看,北京除通州存在商住项目销售过热现象外,其他区域如顺义和大兴、房山也有这一趋势。对此,北京市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志表示,要严格监控相关数据,警惕在通州加强限购后,投资人进入其他区域炒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