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9年的汽车产销全球第一,让国内汽车市场趋于饱和,依靠卖新车生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为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服务质量提升成为每家经销商必须不断努力的方向。
■本报记者 吴博峰
在经历了“井喷式”的新车市场增长后,国内汽车市场迎来了“微增长”的发展新阶段。随着国内车市增幅的逐渐放缓,未来国内汽车市场发展重心将步入“后”时代。
日前,中国消费者报社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联合发布了 《2017年度中国汽车用户售后服务满意度结果》。报告由中国汽车售后服务质量监测大数据平台(数据平台)提供数据支持,北京策略引擎咨询有限公司进行专业数据研究、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总体售后服务满意度得分为88.3分。这样的成绩在中国汽车售后服务质量委员会秘书长高凌看来,是一个比较可喜的成绩。
此次调查共收集54个城市 (涵盖国内1-4线城市)的72340个用户反馈信息,覆盖了37个汽车品牌。调查方法采用过去一个月在门店维修保养的用户,在维修保养店内扫描二维码,在线参与测评的方式。
测评模型共有五大因子,包括服务顾问、服务设施、维修保养质量、维修保养时间、价格,共有五大维度,39个赋权指标、45个探测性的指标。
五个因子及权重分别是:“服务顾问”(19.2%)、“服务设施”(19.2%)、“维修保养质量”(29.5%)、“维修时间”(16.7%)、“维修价格”(15.4%)。
评分方式是通过用户满意度指数(100分制)衡量各大经销商在售后服务实际体验方面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