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也称“三伏贴”治疗,是中医学的特色治疗手段。具体做法是,在全年最热的三伏天中,于经脉穴位贴敷化痰祛寒之中药,通过激发经气、疏通经络、祛除伏痰,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三伏贴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较好地发挥贴敷效果?为此,笔者近日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医生程丽雅。
据介绍,医生会根据体质,因人而异采用三伏贴治疗,可治疗反复发作、冬季加重的慢性疾病,例如体虚易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等常见疾病。如果患者属敏感体质,或既往用药曾出现红斑、水泡等反应者,应缩短贴药时间。有的患者贴敷后可能出现局部皮肤潮红、灼热、轻度刺痛感,或出现小水泡等反应。一般对小的水泡不必特殊处理,待其自然吸收,或外涂湿润烧伤膏以减轻不适感即可。若在贴敷期间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瘙痒现象,应立即去除贴敷药物与敷料,注意保持局部干燥,不要随便涂抹其他止痒药品,以防对皮肤进一步刺激。过敏严重者,应及时到规范的医疗机构就医。
程丽雅认为,穴位贴敷不是神丹妙药,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才能保证药效的发挥,对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惯性,效果才会更好。此外,程丽雅还介绍了一些穴位贴敷的注意事项。1.治疗前要向医生了解自己是否适用此方法。2.穴位贴敷只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正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敷贴期间不要盲目减药、停药。3.贴敷期间应饮食清淡,慎食海鲜、牛羊肉及辣椒、葱、姜、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肥甘滋腻食物及冷饮冰冻食品,少喝酒,少抽烟。4.贴敷后不要过分活动,要保持贴敷局部清洁,不宜洗冷水澡。5.贴敷期间宜穿干净、柔软、宽松、透气衣衫。6.贴敷期间最好不要使用空调,避免皮肤遇冷后毛孔收缩,影响有效成分吸收。 (庆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