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多来,上海市消保委坚持以消费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积极开展商品与服务的监督,推动热点消费领域消费者普遍性权益的保护。
聚焦消费热点,保护众多消费者权益。相继开展跨境消费、房地产中介、个人信息保护等34项消费调查。其中,房地产中介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揭露的侵权突出问题成为当年全国“两会”热议话题,推动了全国性的房地产中介市场整顿;自2018年起对千余款手机APP使用过程中涉及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连续开展4期评测,得到工信部等第一时间回应,推动了问题整改和专项治理;组织开展对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全装修房市场状况等专项调查,推动了相关行业企业积极整改落实;提出的儿童免票“身高兼顾年龄”倡议,得到长三角600余家主要景点积极响应。
抓住维权热点,力促矛盾化解。针对滴滴等网约车平台无序加价、迪士尼乐园季卡补卡费过高等消费者投诉热点,通过沟通协调、跟踪督办、整改反馈,促成矛盾化解。针对苹果手机“降频门”事件,及时向美国总部发函查询,促使其推出附带电池诊断功能的IOS11.3新版本,同时还在降低更换电池费用、调整使用性能方面作出了让步。针对共享单车押金退款拖延、教培机构关停、长租公寓不兑现服务承诺等178起群体性投诉,第一时间快速介入、妥善处理,避免了矛盾的激化。
公开讨论约谈,直击不合理规则。针对《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将淡水虹鳟列入三文鱼类别引发的广泛争议、消费者对于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的关切,召集社会各方公开讨论,促动相关规则改进。综合运用面对面约谈、点对点劝谕、背靠背喊话等方法,先后对金融保险、交运服务、航空票务等多领域“霸王条款”和不公平不合理经营行为出手,督促经营者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对丰巢快递柜宣布超时收费及快递员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将快件放入寄存柜引发的争议,第一时间发表消保委观点,促成问题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