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维权的能手 女儿的榜样
作者:贺余婷 刘铭


    ■贺余婷 本报记者 刘铭
  1966年出生的“老工商”张世永,至今仍坚守在消费维权第一线。作为四川成都彭州市市场监管局濛阳所的工作人员,他从2015年1月起主要负责消保维权工作,短短几年就处理了消费投诉举报1000余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在同事朋友眼里,张世永是幸福的。因为2020年,他女儿以彭州市中考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进了成都市名校树德中学。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正是张世永敬业、守纪、严谨、好学的工作作风,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给了下一代最好的精神给养。
  张世永所在辖区经济活跃,经济结构复杂,线上线下消费投诉举报多,问题杂。“不管干什么,无论哪种环境,都要遵规守纪,同时要有不服气的精神,把事情做到别人无话可说。”他常常这样教育女儿,自己则率先垂范。
  对“失踪的苹果”投诉的圆满处理,就充分体现了这种职业精神。多名消费者投诉称,在天猫平台某水果旗舰店网购的苹果,订单物流信息显示三天前就已经签收,但实际并未收到货。纠纷虽小,但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张世永和同事多次前往被投诉企业了解情况,在对相关订单逐一核对后,帮助企业找到了问题原因:原来是新来的业务员把快递单号和客户的订单错分了。
  “必须找出近半月来整个网店销售商品的原始运单票据,逐单进行核对,并电话回访每位消费者,及时退赔货款或补发货物,寻求消费者谅解。”张世永向该公司明确要求。
  “失踪的苹果”16天后终于找回来了。此次“错单”事件对72名消费者全额退款1425.60元,补偿964元。消费者都表示了谅解。“说实话,看到比较难办的消费纠纷解决了,每天的工作任务清零了,感觉特别幸福。”张世永笑着对记者说,“一件应该调解成功的投诉没能调解成功,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数字,但对投诉人来说,却是对公平正义的一次失望。”为了及时接收消费者的投诉举报,张世永将全国12315平台客户端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上。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在彭州的土地上,为了化解消费矛盾、妥善处置消费投诉举报,到处都留下了张世永辛勤耕耘的足迹。他对工作认真勤恳的态度、对群众用心服务的温度、对社会公平正义守护的力度,都深深地影响了自己的孩子。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国庆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维权的能手 女儿的榜样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