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南京 期待“时间银行”早日实现跨区域兑付
作者:钟小雯 薛庆元
图片


    图:南京市鼓楼区小市新村社区志愿者在给老人修剪指甲。
■钟小雯 本报记者 薛庆元 文/摄
  南京作为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目前已超过20%,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破解养老服务主体不足等难题,2019年底,南京市推出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这是全国首个在全市层面统一推行的“时间银行”。作为社区养老互助模式的重要补充,“时间银行”这一概念已被上海、杭州等多地引入。
  虽然目前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比例在逐渐增加,但是居家养老仍占主流,更多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希望社区或其他组织能够提供上门服务。江苏省消保委10月11日发布的《江苏省养老方式及服务需求研究报告》显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广、差异大,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养老产业的供给链很难盈利,大部分资金来源于政府补贴。尽管养老行业存在大量人才缺口,但现阶段,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比其他服务业要低,因此进入一线参与养老服务的人少之又少。“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上难题。目前,南京市“时间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南京市80周岁及以上的空巢独居老人,以及低保家庭中60-79周岁及以上失能、半失能的空巢独居或农村留守老人,这两类老人可以每周享受政府补贴的不超过3小时的志愿服务。南京养老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史秀莲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如果服务需求超过政府补贴的时间,则需要其家人用志愿服务兑换的时间为老人“买”额外的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时间银行”的志愿者队伍并不完全由年轻人组成:60岁及以上志愿者占比为11%;40岁到59岁志愿者占比约为33%;18岁到39岁志愿者占比达56%。作为南京市5A级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姚坊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主要依靠“时间银行”模式进行管理和激励其志愿者队伍。一位老年志愿者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他自己有“时间银行”账户,平时会经常做一些卫生清洁以及协助工作人员的工作,兑换来的积分到定点超市可以换取日常用品或者米面粮油等食品,可以免费享受服务中心的盒饭,而且每个月还有100元的激励金。
  目前,南京市已建成“时间银行”服务点1327个,招募5.09万名志愿者,直接服务5.11万名老人,储存服务总时长为124416个小时,兑换服务时长为121623个小时。南京市鼓楼区小市新村的社区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为了让更多的老年人参与进来,他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举办宣传活动,让老年人了解“时间银行”,帮助不会上网的老年人在平台上注册账户、发布任务等。
  南京市“时间银行”的运作比较简便,只需登录“我的南京”APP、点击“时间银行”专栏,志愿者和高龄老人便可根据实际需求双向下单。其中,志愿者可提供助餐、助医、助浴、助洁、助急、学用智能手机等六大类共20余个服务项目,内容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这些面向所有志愿者的非专业服务外,“时间银行”还为老人提供生命体征监测、协助床上移动、协助进食、压疮预防等17个专业服务项目。
  史秀莲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接受过“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的老年人都对其赞不绝口,因为“时间银行”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比如疫情期间需要做核酸检测,高龄老人因为种种身体原因,不方便前往指定地点,志愿者们就上门为老人们进行核酸检测。遇到突发情况时,高龄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老伴也帮不上忙,志愿者的上门服务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时间银行”这种互助养老模式,不仅能帮助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还能让拥有知识、经验、技能、时间、活力的低龄老人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将老有所养和老有可为有机结合起来。在此互助过程中,低龄老人既能获得帮助他人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也能为自己之后养老储存服务时间。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不仅可以为几十年后的养老储存时间,还能将获得的志愿服务时间转移、捐赠给家里老人,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目前,南京的“时间银行”服务只能在全市使用。史秀莲表示,希望下一步能够打造各地统一的全国性网络,实现跨区域兑付志愿服务。比如年轻一代在南京提供志愿服务后,老家在异地的父母也能就地兑换志愿服务。如今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全国性“时间银行”能够帮助更多的空巢老人安度晚年,也能调动起更多年轻人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为异地打拼的年轻人提供一个“远程尽孝心”的方式。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热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南京 期待“时间银行”早日实现跨区域兑付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