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盲目跟风服用可能带来多重问题
本报南京讯(记者薛晶晶)在“熬夜伤肝、饮酒伤肝、作息不规律伤肝”等健康话题的影响下,护肝片逐渐成为许多消费者眼中的护肝神器。护肝片是否适合所有人?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邀请省食药安委食品安全专委会委员、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李伟,为消费者揭开护肝片的真面目。
李伟介绍,护肝片最初是一种处方中药,具有健脾消食、疏肝解郁及降低转氨酶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肝病的辅助治疗,帮助减轻炎症反应。随着技术发展,护肝片的定义不断被扩展,从处方药延伸至保健食品领域,逐渐走进大众生活。
目前常见的护肝保健食品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水飞蓟片及胶囊,其核心成分水飞蓟素提取自奶蓟草,是一种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等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二是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姜黄素、绞股蓝也常见于护肝保健食品中,其抗氧化、抗炎、促进脂质代谢的功能可用于脂肪肝的治疗和预防;三是含益生菌的护肝片,这类产品利用益生菌的降脂、脱乙醇功能,通过人体肠、肝、脑轴的调节机制保护肝脏健康。
李伟强调,盲目跟风服用护肝片可能带来多重问题。一方面可能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可能掩盖病情、增加肝脏负担,甚至存在潜在安全风险。健康的肝脏本身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其防御体系(如谷胱甘肽)时刻准备清除有害物质,在正常作息、均衡健康饮食的情况下,完全能应对日常代谢需求。当大量饮酒或熬夜后,服用护肝片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适、减轻身体代谢负担,但这只是临时举措,不能长期依赖。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建议消费者,保护肝脏应从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入手。日常饮食中,多吃新鲜果蔬以及其他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的食物,帮助对抗氧化应激,提供稳定能量和膳食纤维。严格限制烟酒摄入,因为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会直接损伤肝细胞,香烟中的尼古丁及其代谢产物也会造成肝脏损伤。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肝脏修复,熬夜等不规律作息会产生过量脂质过氧化物等代谢产物,损伤肝细胞膜,诱发炎症反应,造成肝细胞损伤。此外,快走、游泳、骑车等适度规律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减少肝脏脂肪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