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体育营销”引来消费者共鸣
作者:张鹏


    ■本报记者 张 鹏
  6月的南非无疑是全世界的焦点。
  对于世界杯这样的体育盛事,热血沸腾的不但有媒体和球迷,更有无数规模与实力不一的企业。他们怀揣同样的梦想,希望能搭上世界杯的顺风车。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一个企业想在世界范围内提高自己的品牌认知度,每提高1%,就需要2000万美元的广告费,但借助大型的体育比赛,这种认知度可提高10%。作为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之一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后简称上海大众汽车)则是借助体育营销的成功者。
  不知是巧合,还是共识,上海大众汽车“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企业文化理念,从一开始就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不谋而合。北京奥运会让上海大众汽车完成了从“产品生产型”企业到“营销服务型”企业的华丽转身,从而加强了与顾客的关系,增加了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奥运会结束后,据权威网络口碑统计数据显示,大众汽车口碑加权指数是73.99,在众多合作企业中排在了第六位,由此可以看出大众汽车通过奥运营销赢得了口碑。
  事实上,若细探上海大众汽车的体育营销历程,不难发现“奥运权益”只是上海大众汽车多年来实施体育营销战略的一部分。像多数汽车企业一样,上海大众最关注的赛事主要有三大类:一是竞技性体育大赛,比如全运会、洲际杯、世界杯、奥运会等,来全面提升企业品牌的社会地位;二是汽车竞技类赛事,如F1大赛、拉力赛、房车赛等,来展示品牌的技术实力;三是高档休闲运动赛事,如高尔夫、网球等,来体现品牌的文化内涵。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上海大众汽车就开创了中国企业体育营销的先河,斥资聘请了德国人施拉普纳担任中国足球队的首位洋教练,并在此后多年始终支持中国国家足球队的建设。
  营销专家李锦魁表示,体育营销活动一定要有先见之明,必须连续做、长期做,才能成为品牌的有效资产,一次两次的赞助或者冠名,无法取得预期效果。而如何契合品牌特质进行体育营销活动,这是厂家在赞助、参与体育赛事前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当赛车运动在中国还处于摇篮期时,上海大众就冠名成立了中国最早的厂商车队——上海大众333车队,利用这一平台,将活力四射、积极向上的品牌内涵传递给更多消费者。 以POLO和Fabia晶锐为例,通过在房车赛、拉力赛上赢得的不凡成绩,其积极进取、勇往直前、性能卓越的品牌形象很快就深入人心。
  只有当体育活动中体现的文化融入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实现体育文化、品牌文化与营销文化三者的融合,才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在公众心目中形成偏好,才能成为企业的一种长期的竞争优势。因此,促进相关的品牌文化和内涵的结合,成为厂商赞助体育赛事的基础,更是企业品牌成功推广的一大关键。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汽车·热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体育营销”引来消费者共鸣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