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记者顾艳伟)《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日前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局获悉,今年1月1日起,《广西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广西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制度》和《广西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管理制度》3个规范性文件正式实施,此举将有助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广西的企业信用体系,构建公平竞争、健康有序、规范发展的市场环境。
据介绍,根据《广西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广西工商机关将通过电脑随机摇号的方式,每年度按照全区企业总量不少于3%的比例抽取检查企业名单,组织对企业公示信息的情况进行检查。该《实施细则》还明确,除了电脑随机摇号的方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制定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相关规定。这种“双随机”抽查制度的确定,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企业信息公示的监管。
广西区工商局副局长毛任健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广西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制度》主要在于强化企业信用约束,保障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切实发挥应有作用。《广西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管理制度》与《广西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制度》相关联,侧重于对严重违法行为实施更为严格的管理和惩戒。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3年内将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所有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都可以获取这些信息。这将使企业的经营行为被置于阳光监督之下,倒逼企业对其不诚信行为负责,有利于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毛任健说,宽进严管是商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原则,为有效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加快建立和完善广西企业信用体系,广西区工商局依据国务院及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有关法规和办法,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广西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广西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制度》和《广西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管理制度》。
2014年3月起,广西正式推行的商事制度改革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截至2015年11月底,广西新登记企业达9.1万多户,同比增长26.55%,改革后新设立的企业中,第三产业企业增幅达85.43%。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创业实体大量涌现,对冲了传统产业的经济下行,有力地支撑了广西调结构、稳增长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