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聂国春
自7月1日起,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将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
尽管税优健康险全国推广箭在弦上,但记者采访了解到,因风险高、程序复杂,多数险企和消费者对其热情都不高。可以印证的数据是,试点一年来,这款兼具税收减免和保障功能的健康保险产品保费收入刚刚过亿元。
保险专家认为,个人税优健康险在全国的铺开和推广有赖于总体税改环境的改善,也有赖于政府部门和相关险企推广的力度。
产品惠民特征明显
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是通过计算个税前扣除相关保险费用的方式来鼓励投保健康保险的新政策,即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将按照24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个人所得税前予以扣除。
也就是说,如果个人购买此类健康险保费达到2400元,那么每月将有200元在税前扣除,相当于将现行3500元的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700元。由于具体免税额与每个投保者实际收入挂钩,纳税人投保该险种,大多每年可累计免税72元至1080元不等。以税前月薪1万元为例,应缴个税745元,如果每月扣除200元,则每月少缴40元,一年可以少缴480元。
记者了解到,除了税优福利,考虑到该产品带有明显的准公共产品性质,监管部门对个人税优健康险的产品设计做出了许多重要规定,尽显惠民本色。首先,该险种门槛低。保险公司不得因被保险人既往病史拒保,并保证续保。其次,监管部门规定,该险种简单赔付率不得低于80%,不够80%的差额部分须返还到个人账户。再次,不得强制要求投保人变换保险公司。此外,还有无等待期、零免赔额等“闪光点”,因此有“小社保”之称。
税优健康险首次赔付由建信人寿完成。据了解,该理赔案中的被保险人因病住院共花费2778.26元,社保报销1377元,税优险理赔1285.33元,个人实际负担治疗费用仅115.9元,自付比例不到5%。
多家险企获准试点
按照“成熟一家,公布一家”的原则,保监会于今年3月披露了第五批经营税优健康险的公司名单,工银安盛、中英人寿、北大方正人寿三家获准经营。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人寿、太平人寿、人保健康、阳光人寿、泰康养老等26家人身险公司获得个人税优健康险经营资格,其中,有14家公司近30款税优健康险产品的条款和费率获得保监会批复。
记者查阅发现,一些险企的获批产品更是在行业标准基础上,进行了多项升级。以阳光人寿为例,其税优健康险产品延长了续保期限,提高了年度保障额度上限,并特别增加了10万元额度的恶性肿瘤靶向化疗药物费用保险金,为肿瘤患者提供先进的医疗救治。在服务方面,推出了无理赔优惠政策,额外附加了四项健康管理服务。
试点一年市场遇冷
作为唯一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人身险产品,在税优健康险开发初期,保险业普遍的观点认为,商业健康险将成为一大蓝海,但是自去年1月在全国31个城市试点以来,个人税优险的销售情况却并不理想。
根据保监会统计,截至2017年4月底,税收优惠健康保险共销售了69625单,实收保费1.26亿元。其中,东吴人寿保单总件数为13564件,占比达20.16%,暂居行业第一。
对此,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座谈会上表示,试点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例如政策宣传力度不大、政策的优惠力度不够、产品设计缺乏吸引力、业务支持系统存在问题等。“产品投保环节多,再加上代扣代缴的税收征缴体制,导致投保流程复杂、时间长。”黄洪说,有的公司只开发团险销售渠道,不开放个险渠道;有的公司则怕影响其他商业健康险产品的销售,在税优健康险方面推动不力。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郝演苏则认为,税优险产品遇冷,一方面是由于其面对的是个小众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符合月收入3500元个税起征点的纳税人约280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07%;符合年收入12万元的自行申报纳税人约50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37%。比如,在试点城市武汉,去年购买个人税优健康险的人数是2232人,但能享受到免税的人数仅为705人。另一方面,获批产品销售资格的保险公司多以团险形式开展业务,但是,企业的收入标准高低不一,这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个人投保则需要面临一系列冗杂的税务问题,影响了个人投保的积极性。
完善政策前景看好
4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7月1日起,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试点政策推广至全国。4月28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保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的通知》。
据公开信息,2012年至2016年,健康险业务同比增长分别为24.73%、30.22%、41.27%、51.87%和67.71%,连续五年大幅超过其他险种。截至2016年底,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达4042.5亿元。
“目前税优健康险占据的市场份额的确很小,但长期看,税优健康险必将迎来一片蓝海。”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总裁宋福兴认为,税优健康险推广将极大地激发全社会健康保险意识和健康保险需求,有望撬动600亿元至800亿元的增量保费。
多位消费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听说国家要推广这个产品,很想购买,但还没有看到哪里有卖,购买有什么条件。部分消费者则表示,没有听说过这个险种,如果太麻烦或免除的费用又不多的话,不会去购买。
针对目前这种尴尬的局面,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个人税优健康险推向全国,在国家医疗健康体系中将补足最后一个“短板”。个人税优健康险在全国的铺开和推广有赖于总体税改环境的改善,也有赖于政府部门推广的力度。
郑秉文建议,国家应加快税制深化改革的步伐,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其次,应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健康险的研发力度和销售力度。再次,应鼓励险企加大对这个特殊的税优健康险的宣传力度。险企要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开发潜在市场,重点是低收入群体。
“这个险种的消费对象是个人,不是雇主,所以要让职工个人充分了解这个税优健康险的意义、地位和性质等,对购买的业务流程和服务指南要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个人税优健康险能否成功的关键。”郑秉文说,最后应适时提高免税比例上限,给险企以更大的产品设计空间,最大程度地发挥险企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