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6月18日,以“尚德守法 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京拉开帷幕。今年的宣传周延续了去年的主题,在强调德法并举的同时,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共享食品安全成果,营造人人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讯(记者孟刚)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要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这是达成社会共治的智力基础和认识前提。作为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部委主题日重点活动之一,由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会同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组织开展的“大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活动近日在京启动。启动仪式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防范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公益广告,以“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为核心理念,引导全社会科学认知保健食品。
据介绍,该活动围绕“一老一少”重点人群,组织大学生深入基层,通过开展“知·食”营养健康讲堂、“食·趣”夏令营、“食·研”营养状况调研等专题活动,向老人和儿童群体宣讲食品安全营养知识,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提升消费者维权能力和科学素养,影响更多人群关注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今年,全国范围内有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近30家食品科学类高校参与活动的具体实施。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会长边振甲在活动中表示,关注老年人和少年儿童食品安全,科学传播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是行业协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将一直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优势,汇集更多力量,传播食品安全信息,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努力形成人人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司长周石平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特殊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是行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要一手抓监管、一手抓科普宣传,两手相互促进,推动特殊食品安全工作上新台阶。今年5至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开展以“科学认知保健食品 明白理性放心消费”为主题的保健食品“五进”科普宣传活动,推进特殊食品科普宣传。促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科普宣传活动,融入到“大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系列活动中。
活动现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防范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公益广告,该广告围绕“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的核心理念,引导全社会科学认知保健食品,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明白消费,切实提高防范欺诈和虚假宣传的意识。
据介绍,2019年“大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活动涉及全国30所高校,有96支队伍、1300多名师生参与,覆盖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市场监管总局“五进”、精准扶贫、全国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为开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