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2315热线千方百计办实事
■本报记者 刘传江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当12315热线响起,一句简短的问候语后,电话那边或消费咨询,或维权投诉,或违法举报,每一次接听,回答的都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看似很简单的一件小事的快速解决,却能够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党的温暖和政府的关怀。
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负责12315热线的消保处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干部深入消费维权一线,人人争当接线员、调解员,竭尽全力保畅通、千方百计办实事。延伸服务、特事特办已经成为他们的职业习惯,他们以特有的方式,参与到这场全民防疫战之中。“我是一位病人,没有氧气我可能就活不成了,求求你们帮帮我。”2月7日,一位85岁的慢阻肺患者林大娘哭着向12315诉说了自己的困境。老人家独居,女儿是一名医生,正在疫情防控一线战斗,特殊时期无法照顾她,刚刚出院的她需要每天吸氧维持治疗。然而,当她像往常一样拨通送氧电话时,却被告知该项业务暂时停止。
这端接听电话的是共产党员王桂兰,听了老人家的讲述后,她马上意识到,保证氧气供应对林大娘来说就是打开了生命通道,她一边耐心安抚老人情绪,一边与12315负责人辛栋商量解决办法,第一时间联系氧气供应公司说明情况,请求他们给予特殊解决。氧气公司也非常理解,公司工人全都放假无人送货,经理派助理打车将氧气送到老人家中,不仅拒收老人要付的车钱,而且安装妥当后才离开。从老人打电话到氧气送到家,前后时间才不到两个小时。“我是92岁的孤寡老人,没有口罩,不能进超市买菜,家里已经没有菜了。”香坊区一位老大爷无奈拨通了12315求助。正常情况应告知老人拨打12345市长热线进行解决,但工作人员通过接听感觉老人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较弱,在平台工作17年的接线员汤海萍凭经验判定老人自己解决问题有一定困难,立即向市长热线说明情况,及时代替老人与所在社区取得联系,帮助老人解决了口罩问题,同时建议社区对老人日后的生活多加关照。
记者从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消保处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间,12315投诉咨询接听量非常大,高峰时日接听电话600多件,是平时的两倍多。1月24日至今,平台累计接听接收12665件,其中投诉举报4475件,转办率100%。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防控疫情期间,该平台采取全员上岗,消保处党支部的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确保热线畅通。面对广大群众的诉求期盼和焦躁情绪,平台人员坚持耐心安抚和快速接听转办。为了让更多百姓能够打进电话,缓解拨打电话排队现象,平台采取多接、全登、少说、快转等超常规方式,为最大限度接收百姓投诉举报挤出时间和空间。“病毒无情哈尔滨人有情,我一定会再来哈尔滨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这是广东游客陈女士在解决了订房退款后,电话中表达的激动心情。2月6日,12315平台接到陈女士投诉,反映其在尚志市亚布力镇北国春度假山庄预订了客房,以转账的方式付费3500元。由于疫情要求退费,酒店只同意退款2000元,陈女士认为不合理,要求协调退回余款。督办员井笑飞迅速与尚志市市场监管局和当地旅游部门紧急协调,经过前后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北国春度假山庄就将余下的1500元退还给了陈女士。
陈女士对这件事的处理非常满意,对政府部门的高效快速处置高度称赞,并打来电话表示,“今年冬天我一定补上未能体验到冰城冰雪这个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