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市场监管局扶贫干部蒋家龙扶贫小记
■李敏 本报记者 顾艳伟
今年8月,一部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黄文秀为原型的电影——《秀美人生》在全国各地上映,感动了无数观众。电影讲述了原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的故事。实际上,在广西扶贫攻坚的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像黄文秀一样默默奉献,甘做“铺路石”的扶贫干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秀美人生”。桂林市兴安县市场监管局派驻该县溶江镇五甲村的第一书记蒋家龙,就是其中一位。
党旗引领扶贫路转变观念谋发展
2017年3月,不到30岁的蒋家龙被组织派驻到溶江镇五甲村任第一书记。
驻村后,蒋家龙挨家挨户地走访,和村民一起劳动,一起聊家常。很快,谁家有困难,老百姓最关心什么,他都了然于胸,一幅五甲村的脱贫攻坚作战图也慢慢在他心中酝酿而生。
五甲村所在的溶江镇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大力发展巨峰葡萄种植产业,曾一度获得“南方吐鲁番”的美誉。近年来,由于种植技术停滞不前,加上市场多元化发展等原因,该镇的葡萄种植产业优势已不复存在。如何让这个百姓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重新焕发生机,蒋家龙动起了脑子。他首先鼓励广大农户根据市场供求规律发展错峰葡萄种植,并大力改进种植技术,提高葡萄品质,以提高葡萄的市场价值,然后又在扩大销售渠道上做文章,充分利用短视频、电商、微信等渠道和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和销售。
2017年以来,蒋家龙带领村干部通过传统销售和网络销售并举的方式,帮助群众销售葡萄10多万公斤,加快了农户脱贫致富的步伐。除此之外,他还带领全村群众积极探索“葡萄为媒、旅游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新路子,以葡萄种植产业为支撑,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促进土地流转整合开发,增加了村民的就业岗位,拓宽了群众的收入渠道,给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心系群众舍小家扶贫助弱暖人心
作为五甲村的第一书记,蒋家龙早把自己当成了五甲村的一员,时刻惦记着村民的生产生活。
村民唐某夫妻都是残疾人,因为家庭贫困,女儿初中毕业就有了辍学的想法。得知情况后,蒋家龙多次上门与其谈心,鼓励她通过知识和技能改变家庭贫穷的现状,建议她就读中职院校,并帮助申请了“雨露”计划以及募集社会资助,解决了学费的后顾之忧。
然而,不幸还是接踵而至。2018年1月,唐某遭遇车祸离世,哀伤再次写在母女二人脸上。蒋家龙再次主动上门,先是帮助申请获得了2.5万元保险赔偿,2019年又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在亲友的帮助下将原来的危房进行了改造。
如今,母女二人住进了新房,女儿也已顺利毕业找到了工作,正准备利用空余时间参加计算机培训,提升自身的技能,增加家里的收入。
母女二人每每谈及蒋家龙都满是感激:“蒋书记是我们大恩人,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村民袁某某患有尿毒症,一家四口的生活重担全压在妻子肩上。因为不忍心给家里增加负担,袁某某一度拒绝治疗。蒋家龙获悉情况后,帮袁某某一家申请了低保,并与社会爱心人士通过多种渠道帮助袁某某解决了部分治疗费用和孩子的教育费用。蒋家龙的努力让袁某某一家人重新燃起了生活希望。
实际上,蒋家龙自己的家庭也有着沉重的负担。他的父亲在2011年患上了尿毒症,一直靠透析维持生命,2017年母亲又患上了卵巢癌。担任第一书记后,他根本无暇顾及父母。今年孩子出生后,一家老小的生活全靠妻子一个人照顾。说起这些,蒋家龙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愧疚。可一旦五甲村需要他的时候,他又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途。他说:“只要我还是第一书记,就不能愧对肩上的责任和群众的信任。”
着眼长远打基础乡村振兴绘蓝图
精准扶贫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是改善民生的重头戏。蒋家龙着眼长远,把精准扶贫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一方面,通过狠抓精准扶贫工作夯实乡村建设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村镇建设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精准扶贫工作。
近3年来,五甲村利用扶贫政策投入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硬化了9条道路,修复5座水毁桥,修复堰坝20多处,修建了3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的问题。全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基本做到全覆盖,为夜间出行带来便利。此外,该村还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投入资金50万元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入股风能投资有限公司。
通过努力,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2016年的不足万元发展到如今已经超过了10万元,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村民委员会又制定鼓励措施,将收入的一部分返补给贫困户发展葡萄种植,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热情也日渐高涨。如今,五甲村已全部脱贫,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逐步呈现在大家眼前。
看着五甲村的变化,蒋家龙的心中充满了感慨,扶贫攻坚工作即将收官,他说,不论是否继续留任,这3年多的精准扶贫工作经历,都已经成为他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最“秀美”的篇章。